钱晶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循证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其分组为普通组和循证组,每组患者各20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以及血压水平。结果:循证组患者经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40.28±2.85)分、(41.06±2.79)分,低于普通组,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循证组护理干预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普通组,分别为(136.57±2.13)mmHg、(88.49±1.58)mmHg,组间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经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不仅缓解了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情绪,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建议推广借鉴。
【关键词】循证护理;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是女性群体在妊娠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存在高血压病史或者子痫病史的妊娠期患者最易发病,该病常表现为呕吐、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当病情严重化时,患者则会出现抽搐、昏迷等异常情况,因此,如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从而对患者及胎儿的生命体征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以此提高临床母婴死亡率,所以,临床上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科学性、合理性的护理干预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1]。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为此,文章选取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入组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并研究探讨了循证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其分组为普通组和循证组,每组患者各20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普通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值(29.03±2.49)岁,孕周在27~38周之间,平均值(32.57±0.94)周;循证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值(30.09±2.87)岁,孕周在27~39周之间,平均值(33.46±0.83)周。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孕周差异性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指导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以及异常生活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项,最后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治疗等;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主要方法包括:(1)循证问题: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师以及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然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情绪以及家庭等进行评估,再根据医生的嘱咐以及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将护理过程中需重点护理的内容进行划分,比如胎儿检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运动等等;(2)循证支持:护理人员可通过查阅该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文献,然后了解以往患者经循证护理后的体会记录,将其进行总结后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此保证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健康;(3)循证实施:a,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舒适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干净以及通风,同时定期做好病房内的清洁;b,因绝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致病原因与饮食有着联系,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以清淡为主,比如水果、新鲜蔬菜等;c,患者在致病后可能会担心胎儿的生命安全,从而出现焦虑及抑郁等情绪,从而使血压进一步身高,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解答患者心中疑惑,以此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患者,促进其良好的心态,最终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d,护理人员每日需对患者的血压以及病情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按照医嘱合理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评估,分值为60分,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主要评估指标为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当结果P<0.05时,表示本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分析
循证组患者经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40.28±2.85)分、(41.06±2.79)分,低于普通组,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主要发生阶段是在患者妊娠20周左右,目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已达到百分之十左右,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如果不给予合理的治疗,则会进一步提高患者及胎儿的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了护理进行病情预防以及控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
循证护理主要是将循证理论以及临床经验相结合,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护理方案,从而有效地应用在临床上[4]。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循证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明显得到改善,低于普通组,从而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高血压引起的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以此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治疗效果,并且通过循证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进一步确保了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健康[5]。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经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不仅缓解了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情绪,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庆红.循证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母婴世界.2020,(23).143.
[2] 邹利,张雅惠,张利.循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J].东方药膳,2020,(4):189-190.
[3] 谭婧.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病患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母婴世界,2017,(6):24,26.
[4] 谭显燕.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友.2019,(11).258-259.
[5] 刘洁.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2).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