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罗娟
[导读] 分析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罗娟
        新津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其中36例设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余36例设为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评分均较低;观察两组的康复指标,结果(p<0.05),实验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与参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负性情绪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在临床外科诊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不仅缩小了患者的手术创口,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且还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被患者以及临床医护人员所喜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现代临床治疗女性子宫肌瘤疾病的首选微创方式,效果良好[1],为了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临床上还需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以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例,分析舒适护理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2例,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6例的参照组与实验组。
        参照组:本组36例中年龄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55岁,平均年龄为(36.82±1.33)岁;病程最短2.5个月,最长16个月,平均(8.99±1.12)个月。
        实验组:本组36例中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54岁,平均年龄为(36.67±1.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8.68±1.03)个月。
        以上内容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常规禁食12h、禁饮4h,评估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的检查、灌肠、备皮等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做好药物指导等。
        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舒适护理:(1)术前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满足患者临床需求,拉近护患关系,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并做好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认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2)术中护理:核对患者的信息,安抚患者的情绪,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保证无菌环境以及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以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3)术后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告知患者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性,定期做好消毒,保证光线充足,定期更换床褥用品以及衣物等,避免细菌滋生;做好口腔以及皮肤护理,提升患者的舒适性;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3],定期用碘伏清洁会阴,避免导尿管堵塞、扭曲以及感染,做好固定工作,同时叮嘱患者翻身或做其他幅度动作时,避免牵拉导管;定期更换药物,保证敷料的整洁,定期观察切口情况,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取适宜的方式镇痛,并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促进血液的流通,待生命体征平稳以及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身体恢复[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SAS、SDS评分以及康复指标。
        分别采取SAS、SD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低越好。
        康复指标: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结果
2.1 SAS、SDS评分
        如下表一所示,观察两组的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评分均较低。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多发良性肿瘤疾病,致病因素多与性激素分泌失调有关,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可能发生恶变,需要尽早接受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其虽然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也伴有一定的术后风险,加上女性患者大多数对手术耐受性不高,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所以加强护理干预尤为必要[5]。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护理模式,其致力于提升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得患者在围术期间得到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了不良情绪,提升了认知程度,尽早的实施早期运动,以促进病情的改善,同时以导管护理、疼痛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来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露, 徐婷婷.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006(014):148-149.
[2]周方艳. 探讨舒适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对比[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17(017):225.
[3]吴芸, 林丽珠.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20, 39(06):127-129.
[4]侯淑红, 张兰, 陈明霞,等. 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26(10):96-99.
[5]张逊梅, 陈玉兰. 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05):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