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宁芳莉
[导读] 观察在助产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宁芳莉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助产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产科收入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所有产妇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分娩结局相比于参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助产护理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的显著,其不仅能够改善分娩的效果和效率,还能够促进患者对护理的信任度、好感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助产护理;临床应用;应用效果

        产科是产妇分娩的主要产所,所以助产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其不仅能够优化分娩的效果和效率,还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从而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然而产妇在分娩之前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就要将心理护理应用其中,确保其能够对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1],本次研究主要在助产护理中应用于心理护理中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整个研究过程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产科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的分娩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产妇及其家属同意被纳入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先天性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等[2]。随机将产妇分成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28±2.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40±1.5)周;参照组年龄在25-35岁之间,平均年龄(30±3.2)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38±1.2)周。通过比较发现以上两组一般资料的具体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参照组产妇提供常规的助产护理干预,首先要与产妇建立有效的沟通,明确产妇的需求进而对环境指标进行调节,其次要为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并将分娩相关注意事项和需要做的准备进行嘱托;最后助产士要对产妇的宫缩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现产妇出现异常立即通知产科医师[3]。
        为研究组产妇在助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助产士要为产妇提供产前心理护理,在产前要对产妇的疾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交流,明确产妇内心的担忧,并通过提供健康教育与心理安慰,使得产妇认识到配合分娩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对助产护理给予高度的信任;其次要为产妇提供产中心理护理,助产士要在分娩开始前给产妇打气,将分娩流程及分娩需要的配合告知产妇,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通过鼓励、擦汗等方式提升产妇舒适感;最后要为产妇提供产后心理指导,联合产妇家属对产妇进行呵护,将有营养的食物给其补充营养,指导产妇多做运动,避免产后抑郁[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对分娩结局的评估主要是对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抑郁、新生儿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医院自制的护理评价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其中分数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分数在70-90分以内为基本满意,分数在7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才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是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平均数通过±代表、标准差以(X±S)为代表的、百分数则用%表示,X2进行数据的计算、t进行数据检测,而P<0.05意味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产科对于助产护理的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能够改善产妇的分娩体验,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担忧和疑虑,在提升助产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将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应用其中,而心理护理就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其主要在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提供贴心的、有效的心理指导、心理暗示,使得产妇感受到关心与鼓舞,能够勇敢的面对分娩,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配合,确保分娩过程更加的顺利[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分娩结局明显好于参照组,证实心理护理能够提升产妇护理的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分娩操作,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更高,证实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疏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使得产妇对护理好感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旭东.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19):373-374.
[2]陈琳, 刘炼欣, 赵颖,等. 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养生, 2019, 000(005):6.
[3]万艳. 产妇产程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4):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