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病例筛选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将最终两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同对照组护理治疗后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得到及时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均较短,最终获得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纯音听阈值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及时改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率。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耳鸣;综合护理;有效性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目前尚未明确,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堵塞感、恶心呕吐以及眩晕等症状,其由于病情发生突然,且病情复杂及变化快,因此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若病情控制不佳,会对患者的听力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本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并将其干预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病例人数为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各有12例、8例,中位年龄为(46.0±2.2)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为(46.5±2.3)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①风险监测: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认知程度和存在的其他风险因素进行详细评估掌握,并将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弊端给予分析,依据掌握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②认知教育:护理人员要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告知患者和家属疾病的发生因素、日常护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升患者与家属的认知度以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并与家属配合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和理解支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③用药护理:要耐心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将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嘱咐家属要做好患者的用药监督工作,以便确保患者能够按时合理用药。④生活指导:告知患者要保持充足睡眠,每晚睡前可听舒缓音乐,同时要告知家属给予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效果判定标准
使用汉密顿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最高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重。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评定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满分为10分,最终分值越高指标越好。将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纯音听阈值进行记录对比。
1.4护理治疗有效率判定
通过护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护理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为有效;护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x100%。
1.5统计学方法
文中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s)和t/n(%)和x2描述检验计量、计数资料,当两者之间差值达到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评分指标对比详情
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对比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而通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保持良好,且依从性也明显提升,组间患者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指标对比详情
记录结果显示,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值结果对比差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纯音听阈值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及时改善,最终获得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优势(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2、表3。
3、讨论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临床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病情发生比较复杂,因此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且由于多数患者受到突发病情影响会产生过度焦虑恐慌情绪,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度,因此也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2]。所以应加强对该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监护力度,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率,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从而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3]。为此,本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此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及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以及情绪安抚工作,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过度焦躁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通过加强日常监护力度、用药指导以及生活指导等多方面,能够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日常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尽早帮助患者将疾病治愈[5]。
综上所述,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提高疾病治疗效率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燕.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影响探究[J].饮食保健,2019,006(026):251.
[2]李艳.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02):112-114.
[3]王君会.分析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J].健康之友,2019,000(010):250-251.
[4]李兰.研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J].健康之友,2019,000(012):221.
[5]李红.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3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