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王雪 姜文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 广州市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针对性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抢救价值。方法: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选102例符合研究样本要求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n=51,常规化急诊护理)及观察组(n=51,针对性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组价抢救价值对比,观察组94.1%,对比组76.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保证患的抢救价值,为其生命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针对性;急诊护理;急性脑出血;护理效果
急性脑出血是急诊科最为常见的危险性高、致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的“三高”病症,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发生供血突然中断而至患者血液或者血管异常,最终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坏死,即为急性脑出血。该病症具有起病突然、合并病症多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及时有效的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而科学有效的机制护理是确保患者抢救价值的基础[1]。以往研究指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中施以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急救结局,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笔者在本研究中为观察组纳选的51例患者施以针对性急诊护理,取得理想的护理结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5月-2020年3月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纳选数据总量为102例,以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行常规化急诊护理和观察组,行针对性急诊护理,每组患者均为51例。纳入标准:经脑部CT及MRI确诊为急性脑出血者;案例资料全面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书面文件者。排除标准:可能诱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病症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及调查者;合并精神科病症者;患严重靶器官病症者。对比组内男27例(52.9%)/女24(47.0%),年龄下限40岁,上限67岁,均量(53.7±3.8)岁;观察组内男28例(54.9%)/女23(45.0%),年龄下限41岁,上限68岁,均量(54.8±3.9)岁;入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间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急诊护理:①成立针对性急诊护理小组,即ACI小组,定时培训组内成员的急诊护理操作技巧、急诊救治技能,丰富其理论知识,并将专业抢救技能纳入专业技能考核中,以提升护理人员对急救专业知识的重视度及专业化急救水平。②院前护理: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准确的拿好救援物品,保证在3min内出诊,在前往救援现场的途中,对患者的症状、病症、合并疾病及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科学有效的抢救方案。到达现场后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向医院急诊科反应患者的病情,以便急诊室充分准备好相应急救物品及药物,以提升抢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③病症监控:每15分钟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水平,并做好记录,对其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患者更换舒适的体位以提升其舒适感。④安全管理:为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其感染风险,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需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无菌操作。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定时测试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情况,以降低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严密监护,评估并发症高危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2]。
1.3评价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依托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量表评价得分越低即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理想。显效(NIHSS降幅>90%,且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NIHSS降幅在45%~89%之间,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无效(NIHSS降幅小于45%,生命体征无改善)。抢救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应用的软件为SPSS20.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导入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计算结果,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x±s表示,通过t检验之后,P0.05则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价值对比
组价抢救价值对比,观察组94.1%,对比组76.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出血发生率的逐年上升,使得临床不得不提升对其抢救护理的关注度,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表1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抢救有效率为94.1%,而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对比组,其抢救有效率仅仅为76.4%,即表明全程优质护理在提升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有效率中具有的价值。在针对性急诊护理中,成立了ACI小组,从院前护理、病症监控及安全管理等3个方向为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使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价值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性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保证患的抢救价值,为其生命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星. 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 饮食保健, 2018, 005(037):144-145.
[2]陈海燕, 姜丽萍.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014):1696-1698.
姓名:王雪(1989.10.19)性别:女 籍贯:辽宁省盖州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现有职称: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