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群
(扬州洪泉医院 江苏江都 225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研究对象是本院接收治疗并进行护理的40例冠心病患者。利用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护理应用效果
冠心病,其全面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被称作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致使心肌缺血、缺氧等现象,最终导致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一般表现为胸闷,胸痛和有焦虑感,通常持续3-5分钟左右,也有可能会延伸到身体的上班部分和喉咙或者是背部,有时会其他部位疼痛而不感觉到胸骨疼痛。本次研究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上述时间范围在我院接收治疗并进行护理的40例冠心病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生成一份数表,根据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与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占比60.00%,有女性患者8例,占比40.00%,患者年龄分布在46~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3±3.22)岁;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例,占比45.00%,有女性患者11例,占比55.00%,患者年龄分布在4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3.1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研究。
1)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符合冠心病的临床特征;②患者未患有其余严重并发症;③患者悉知本次研究的具体措施并自愿配合。
2)排除标准:①患者病情不符合冠心病的临床特征;②患者患有其余严重并发症,患有精神疾病与语言障碍;③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不高,中途放弃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进行疾病知识传播,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指导用药,规定合理饮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病史,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讲解疾病的普遍特征与患者自身疾病的特点,培养患者的预防应急措施; 2)用药指导:冠心病的治疗时间较长,期间需要依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改变用药,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并指导患者服药,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与按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积极性,避免其随意更换药物;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史为患者制定科学食谱,冠心病患者应当注意多喝水,饮食尽量做到低胆固醇、低盐低脂,多吃富含钾元素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马铃薯、紫菜、海带、香菇、蘑菇、山药、春笋、冬笋、木耳、荞麦、以及香蕉、西瓜等,保护心肌细胞。避免甜食、油炸食品与油腻食物等,做到不抽烟不喝酒;4)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的病程战线较长,患者时常经历疾病痛苦,极易降低治疗的积极性,出现懈怠治疗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适时激励患者,缓解疏导患者的情绪;5)病房护理:每天对患者居住的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将病房的温度与湿度调整在一个合适范围内,给予患者较为良好的病房环境。
1.3评定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自理能力。
2)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userUpload/23(6470).png)
2.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在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有14例,有效有5例,无效有1例,总满意率为95.00%;在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7例,有效有5例,无效有8例,总满意率为60.00%,卡方值为7.7778,且P=0.0205<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情况,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彩云.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耳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2):224-225+232.
[2] 陈露华,胡小艳,谢丽丽.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176-179.
[3] 严嘉.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心绞痛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5):172-173.
[4] 郑玉环,王芸,姚纪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