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亚芳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研究控制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就诊于本院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时期(2020年1月-2020年8月),将其视为对照组,其余30例患者就诊于本院开展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时期(2020年9月-2021年4月),将其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率(3.33%)、下呼吸道感染率(3.33%)、血液系统感染率(0.00%)、其他部位感染率(0.00%),对照组分别为(10.00%)、(10.00%)、(3.33%)、(3.33%),观察组总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P1=0.0376,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2=0.0226,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关键词】医院感染;血液科;护理管理;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
血液科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1],这主要是因为该科室患者的免疫力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降低,放、化疗期间等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则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基于以上,本院一直非常重视血液科的护理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尽可能降低该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保障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笔者共选取60例血液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其余30例接受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以下为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具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就诊于本院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时期(2020年1月-2020年8月),将其视为对照组,其余30例患者就诊于本院开展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时期(2020年9月-2021年4月),将其视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5岁,平均(45.36±8.14)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7岁,平均(45.84±8.25)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P性别=0.6023,P年龄=0.8213,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病情监测、病房管理、情绪安抚、生活指导等。
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观察组):①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规范血液科医院感染防控护理措施的标准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抽查环境卫生及灭菌效果;②建立患者档案,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并以此制定护理计划;③重视患者的心理维护,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讲解以往病例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针对开始放、化疗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邀请家属配合,尽可能减缓患者心理应激;④加强皮肤护理,每日认真完成皮肤清洁、消毒;⑤对各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采取相应的出血护理,监测出血情况,予以妥善的生活护理及指导;⑥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基本原则为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禁食刺激性、重油、重盐食物;注意口腔护理,重点关注化疗患者,根据其营养状况调整饮食结构。
1.3观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②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反馈意见,分值与满意度成正比,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其它分值为不满意,总满意率=1-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5.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组间对比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观察组总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P1=0.0376,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userUpload/21(6790).png)
3讨论
血液科是负责收治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科室,常见疾病包括:①红细胞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②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③出血性疾病,如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376,P2=0.0226),证明观察组护理管理模式适用于血液科,且效果显著。临床上针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很多,笔者结合其他研究文献及本次研究结果,将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主要优点总结为三点:①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人为差错[3、4];②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放、化疗中的并发症风险[5];③强化皮肤护理和出血护理可以为患者建立更为安全的保护屏障,避免微生物感染[6]。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相关的不良事件,有利于建立本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雷丽君,支晨曦,何丹丹,张有英.2019年新乡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9):1522-1525.
[2]王丽萍,罗红香,原晓茹,刘婕,张云,王春娥,闫委,郝小敏.血液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8):28-30.
[3]孙庆芬,于莉,段秀琴,杜欣蕾.集束化干预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02):137-142.
[4]马静,佘艳侠.医院感染监测及护理对策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217-218.
[5]邱滔,金建江.医院血液科感染管理风险因素监测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3):145-147.
[6]王堂香,孙令妹,关巧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01):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