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阳慧玲
[导读]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
        阳慧玲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5--2019--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早产儿,护理方式分别为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防控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不足三十七周出生的新生儿,据了解,大多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头尾不足33厘米,也正因此,早产儿有高危新生儿之称,对强光、疼痛、感染、缺氧等因素的刺激感觉十分强烈,极易因此给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早产儿的各个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安全[1]。基于上述因素考虑,临床方面认为应给予早产儿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往临床采用的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医疗护理模式以及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新型护理模式应运而生,笔者认为预见性护理能够通过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为其提供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明确护理风险、掌握风险意识等优势,可有效规避风险因素,本文为此将其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当中,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早产儿共计7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保证每组各有37例。上述患儿胎龄均在37周以内,无先天生理缺陷和窒息等不良现象。研究组由24例男13例女组成,参照组由22例男和15例女组成。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基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患儿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组织新生儿科中的护理人员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并组织组员分析既往早产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率比较高的风险事件以及护理食物,在此基础上遵守相关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以降低早产儿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2)预见性心理护理:早产儿家属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对此需要护理人员为家属提供心理护理,提前告知家属早产儿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进而提高治疗配合度。(3)预见性仪器准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准备相关治疗仪器,以备不时之需[2]。(4)并发症预防护理:早产儿势必会出现并发症,对此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判。据悉,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以脐部感染、低血糖等为主,故需要护理人员在保暖方面采取鸟巢式护理,并将鸟巢放入暖箱中预热,待温度达到33--34摄氏度时将早产儿放入鸟巢中,以预防硬肿症;脐部是病原体入侵新生儿机体的主要途径,极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认真遵守七步洗手法,从源头上防控脐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应加强脐部护理,定期使用浓度为3%的双氧清洁脐部,并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涂抹酒精,确保早产儿的脐部处于干燥状态。另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如有需求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头围、体质量、身长;比较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低血糖、脐部感染、肠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单位与计数单位分别采用t和x2检验,运用x±s和n%表示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生长发育情况
        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身体基础差,加之其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比较弱,极易因此引发多种并发症,基于此临床方面建议为早产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早产儿身体机能快速恢复,进而促进各组织器官的完善发育。本文采用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主动护理的干预模式,护理人员在提出护理要求之前能够通过洞察和观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3]。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能够通过主动性的预见来预防监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强调先防后治,进一步达到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究其原因发现,预见性护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保了护理工作的高效性与连续性。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良好生长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4.参考文献
[1]谭宝琴,迟春昕,侯海萍,韦婷.预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0):102-105.
[2]程艳峰.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在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4):179-181.
[3]陈兴碧,陈星涛.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03):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