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施行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周慧敏
[导读] 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施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
        周慧敏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施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现筛选
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中研究对象,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
理,观察组则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详细对比最终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
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最终患者血糖水
平控制良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以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数
据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施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
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以家庭为单位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长期存在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临床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并且已呈现年轻化趋势。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较弱,加之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因饮食不良和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影响疾病最终控制效果[1]。所以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力度,通过良好的护理管理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2]。为此,本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中的运用价值,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4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观察组患者中的男女人数为12例/8例,年龄均值为(75.5±2.2)岁;对照组中有1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中位年龄值(75.0±2.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施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1)认知教育:要详细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通过定期组织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学习、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以及播放糖尿病健康教育视频等多方措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2)低血糖护理: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症状,低血糖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低血糖的控制及管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告知患者及家属当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给予糖水、果汁或含糖量高的食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则要暂停输注,间隔20分钟后检测血糖水平,若血糖未恢复平稳,则需要继续进食和补充葡萄糖,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直至血糖恢复正常。(3)用药指导:耐心告知患者和家属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正确指导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要鼓励患者家属做好监督指导工作。(4)生活指导:要耐心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中相关注意事项,耐心的开导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要告知患者每日要采取少食多餐,合理制定饮食方案,饮食要确保营养均衡,多食用粗粮、低糖、低脂、低胆固醇及低盐食物,并根据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合理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戒烟酒;并告知患者要采取合理有氧运动,合理控制体重,通过良好运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使用汉密顿评分量表评定,最高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重。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应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分对比,10分为单项指标分值,指标改善越好评分越高。同时详细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两组计量数据资料运用(x±s)描述及t检验,当两者数据对比差异达到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值较小(P>0.05);护理后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已得到显著提高,最终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得到良好提高,两组指标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以及治疗难度大等特征,该病已成为慢性病管理中的高发疾病之一,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晚年生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致使临床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并且已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临床重点探讨的话题[3]。为此,本文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并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该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并及时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的错误认知能够得到及时纠正,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能够使患者生活中达到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以及合理运动等,并提高了家属的照顾能力,最终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的影响[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及时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确保疾病控制效果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002):204.
[2]王传燕,刘焕霞.浅析社区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家庭单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19,000(018):8.
[3]宋莎.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011(016):27-28.
[4]刘子涵,刘丹丹,范玉红.家庭单位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2019,000(001):118-119.
[5]丛娓娓.以家庭为单元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0,030(008):385-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