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嬴睿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省成都市,610011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常见病,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该疾病,但饮酒、中老年人、精神压力大、肥胖、吸烟等人群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危人群。所以,这类人群要积极预防该疾病,一旦患上该疾病就要给予有效治疗,以免反流性食管炎危及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给大家讲讲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知识,以供各位读者借鉴。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
要想正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还需知晓该疾病出现时的临床表现,才能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进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其引起更加严重的危害。
(1)咽下困难:食管炎发病初期会导致继发性食管痉挛,表现出间歇性咽下困难。随着疾病的发展,食管瘢痕会引起狭窄,随之烧灼痛、烧灼感等症状也会逐渐减轻,而演变成永久性咽下困难,食用固体食物时就会发生疼痛、堵塞感等症状。
![](/userUpload/86(748).png)
(2)反酸: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夜间卧床睡觉、躺体前屈、每餐后,均会有食物、酸性液体等从食管、胃等反流到口腔或者咽部。该现象多出现在疼痛、胸骨后烧灼感等发生前。
(3)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典型症状,多出现在进餐后1h,且剧烈运动、躯体前屈、半卧位时还会诱发该症状,但服用酸剂之后就会缓解,而食用过酸食物、过热食物该症状就会加重。一般情况下,缺乏胃酸的患者,烧灼感是因胆汁反流引起的,服用酸剂能有效改善该症状。但注意,烧灼感严重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严重食管炎病人有可能仅出现轻微烧灼感,甚至无烧灼感。
(4)贫血与出血:严重食管炎病人有可能发生食管粘膜糜烂,进而引起出血症状。但多是少量、慢性出血。若是大量出血或者长期出血需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引起缺铁性贫血。
二、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给各位读者阐述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之后,下文给大家讲讲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详情如下:
(1)内科治疗:该治疗目的是减少或减轻胃分泌物的腐蚀与刺激。一般情况下,患者没有活动疝现象,无需进行治疗。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或者因其他疾病、年龄而不愿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可进行内科治疗。对于肥胖患者,需积极减肥,以减少反流、腹内压。并尽量少做弯腰、持重等动作,不穿紧身衣裤,且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睡前6小时不宜进食,同时绝对戒烟、戒酒,以改善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可使用制酸剂,以起到中和胃酸、减弱胃蛋白酶活性的效果。对于胃排空延长的患者,可使用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等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使用质子泵抑制药、H2受体拮抗药等进行治疗,以降低蛋白酶、胃酸的分泌。除此之外,可联合使用促动力药、抑酸药物等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部分病人的治疗效果。
(2)促进胃与食管的排空:①西沙必利:该类药物促进肠肌丛节后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进而促进胃部、食管的排空与蠕动,最终缓解胃食管反流。②多巴胺拮抗剂:包括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该药物能有效促进胃部与食管的排空,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但注意遵医嘱用药,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甲氧氯普胺药物,易引起椎体外系神经症状,所以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慎用该药物。而长期服用多潘立酮药物,易引起高催乳素血症,进而引起闭经、泌乳、乳腺增生等不良反应。③拟胆碱能药:包括乌拉胆碱等药物,能有效提升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进而促进患者食管收缩,促进食管里面酸性食物的排空,继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注意,该药物会刺激胃酸分泌,若长期服药,要注意病情观察,避免其引起不良反应。
(3)降低胃酸:①组胺H2受体拮抗剂:包括法莫替丁、呋硫硝胺、甲氰咪胍等药物,对胃酸分泌可起到强烈抑制,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佳,可增加服药剂量至2至3倍。②抑酸剂:其能有效中和胃酸,并减弱胃蛋白酶活性,减轻反流性胃内容损伤食管黏膜的程度。于此同时,碱性药物还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③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此类药物对壁细胞上的H+-K+-ATP酶可有效阻断,进而起到降胃酸的效果。
(4)联合用药:抑酸剂、促进胃与食管排空药等药物可联合应用,不仅能起到协同作用,还有利于食管炎的愈合。此外,还可和质子泵抑制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多巴胺拮抗剂等联合使用,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5)针灸治疗:①体针:主穴选择足三里穴、内关穴。备穴选择公孙穴、胃俞穴、肝俞穴、上脘穴。②耳针:选择食管、胃、神门等穴位,对该类穴位进行中度刺激,并留针,以提升治疗效果。
(6)中药辩证治疗:可使用失笑散、乌贝散、左金丸等进行治疗,其失笑散较适合久治不愈的吞酸患者,而乌贝散较适合肝经痰瘀之热的患者,左金丸适合火热郁结之吞酸患者。
上文即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相关知识,包括该疾病出现时会有哪些临床症状?以及该疾病如何治疗?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能及时察觉反流性食管炎,进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