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质量管理促进血液安全最重要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 肖雯
[导读] 在血站日常工作中,保证血液质量是重中之重,
        肖雯
        巴中市中心血站   636600

        在血站日常工作中,保证血液质量是重中之重,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着直接联系。自从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前社会对血站血液管理工作质量、以及血液的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是每个血站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可利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即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具体如下。(1)计划。一切工作都要以《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为主;(2)实施。将各项规程得到有效落实,并对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记录;(3)检查。检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关键。血站要做好自检自控,各科室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工作关系;并做到专检专控,定期对科室进行动态化审核;(4)总结。将血站的质量监督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每个月召开质量分析工作会议。将采血、检验、成分制备、存储、发放、运输等环节,作为质量评价的重点,进一步提升管控水平。
2 加强内部管理
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1)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安排专职人员履行自身职务。该小组主要负责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加强血站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收集各部门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集中统一进行处理;(2)设立质量控制科。要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正确行使质量监控权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聘请社会监督员。除了要加强内部监督之外,还要接受外部监督,可聘请其他单位的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等,对血液质量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4)制定质量审核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质检委员会要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商量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2.3 强化质量教育,保证基础质量
        血站领导人员要加强对血液检测人员、血液检测设备的管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强化工作人员思想理念、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将质量教育作为血站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强职工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升对血液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设备和材料方面,确保其具备出厂合格证明,采血器材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2.4 加强在职培训工作
        输血知识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给献血者、受血者提供优质服务,有关人员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了解血液领域新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更新工作理念。血站领导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可邀请业界专家前来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指出血液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改进,为提高血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加强血液质量检测
        (1)严格把控试剂质量。试剂质量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采购由卫生部批准的定点厂家生产的试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在采购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质量无误方可正式投入使用;(2)初检是血液检测的第一个环节,由于血液中可能会含有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因此血液检测人员要严格把控该环节工作质量,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做好复检工作。在初次检测中,可能会受到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检测环境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初检结果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这时候就要对已经检验过的血液样品进行复检,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良好的环境是血液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血液检测实验室应该保持卫生、清洁;保证光照充足,为血液样品的检测、储存等创造良好环境。
4 加强血液质量环节控制
4.1 血液采集
        (1)大力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妥善收集、整理和保管献血者的资料信息;(2)详细询问并记录献血者的病史,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3)保证采血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4)不管是献血者还是血站工作人员,在样品采集之前,都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5)保证采血袋的清洁卫生;(6)在样品采集完毕后,需要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保存。
4.2 在成分制备方面
        成分血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会对病人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制备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成分制备环境,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合理应用血液设备,例如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等。其次,可利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消灭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参与成分制作的器材必须符合无菌要求。最后,无菌用物要在合格期内使用,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净化间之前,要进行全身消毒,穿好隔离衣物,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对血液质量造成影响。
4.3 在储血、供血方面
        要进行严格的操作与控制以确保血液质量,利用血小板震荡仪保存血小板;用储血专用冰箱保证血库血液的温度、湿度合理;按照要求落实交接班制度;在血液运输过程中,避免过于颠簸;可设置温度、湿度的监控和报警系统,确保临床安全用血。
    总而言之,强化质量管理是促进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血站要深入分析日常工作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证血液质量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