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李凤
[导读] 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
        李凤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1
        【摘要】目的: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与否。方法:该研究自2018-6月始,至2019-5终,于此间择89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区分组别: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组方式:单双序号法。将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死亡率用作比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
        【关键词】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死亡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本质为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气流阻塞、肺气肿等[1]。Ⅱ型呼吸衰竭为慢阻肺常见并发症,患病率高,倘若未及时处理,会诱发患者死亡[2]。如今,无创机械通气应用普遍,该方式无需进行气管插管,能够对交叉感染、机体损伤等进行有效预防,优越性显著。借助已知病例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相关情况进行论述。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实验对象即89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单双序号方式,区分对照(n=44)、观察(n=45)两组。前者男女数量相同;年龄区间52-83岁,平均(67.54±2.76)岁。后者男女性别比例23:22;年龄最小51岁,年龄最大84岁,均值(67.52±2.57)岁。非同组数据差异可见(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视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处理,进行祛痰、平喘、解痉、氧疗等。观察组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控制吸气、呼气压力,前者10-18cmH2O,后者4-6cmH2O,科学调整呼吸机参数,频率12次/min,通气时间5h,每天2次。时刻注意病情变化,好转后,降低机械通气压力,减少通气时间,直至脱机,治疗时间10d。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将《中国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3]作为参照评价。显效:经治疗,胸闷、喘息、心悸、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具备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无效:虽经治疗,但上述症状未见任何好转,甚至加剧。临床疗效即除却无效后的临床百分比。
        ②记录住院时间、死亡率。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3.0版本统计学工具内填录、读取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死亡率)、计量资料(住院时间)呈现形式(n,%)、(x±s),验证方式X2、t。P﹤0.05为差异标志。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慢阻肺患者表现为气道炎症,长期患病会出现急性加重情况,进展至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受损。既往临床主要通过低流量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使其机体水电解质保持平衡。尽管该治疗方式具备相应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Ⅱ型呼吸衰竭情况并未好转,以至于病情反复,表现为持续加重情况。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特点决定了患者小气道阻力升高,以至于呼气过程中会出现动力性压缩生理变化,缩短呼气时间,或者,不能够及时呼出部分气体,使肺内源性呼气未正压,在加重期发生呼吸肌疲劳,导致通气不足加剧。临床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的价值在于在患者呼气、吸气过程中,为其提供压力支持,使患者肺部吸入更多气体,确保血流内氧气持续稳定弥散。同时,呼气时通过提供气道正压使患者的通气状态发生明显改善,以此对气道萎缩进行有效预防,便于机体排出更多二氧化碳。该背景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住院时间较以往缩短,死亡率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较对照组的81.82%高;观察组未见死亡情况,较对照组的13.64%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非同组数据保持差别(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有效。
        综上,优选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应用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既能够增强临床疗效,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可推广,为后续同类实验提供理论参照。
参考文献:
[1]王春超,苗虎,桑宏超,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3):155-157.
[2]马丽亚,高智星,张晓谊.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1-31.
[3]刘英杰.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3-84.

李凤(1978-),女,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医院,大专,主治医师,呼吸道疾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