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豪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究外耳道冲洗引起眩晕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需要进行外耳道冲洗的患者500例,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统计患者的眩晕的原因。结果:在500例患者中,共出现10例眩晕情况,眩晕率为2.00%。其中精神因素占比40%(4/10),个体因素占比20%(2/10),冲洗因素占比40%(4/10)。结论:导致外耳道冲洗时眩晕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冲洗因素等。对外耳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眩晕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外耳道冲洗;眩晕原因;护理方法
外耳道冲洗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规操作,经常用于清除外耳道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等。在对患者外耳道进行冲洗时,会出现眩晕等特殊情况[1]。本文选取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需要外耳道冲洗的患者500例,分析患者眩晕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需要进行外耳道冲洗的患者500例,男女比例为274:226,年龄分布为30~69岁,平均年龄为(45.39±2.66)岁。
纳入标准:(1)经临床耳鼻喉科确诊为需要进行外耳道冲洗的患者;(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入组前签订同意书。(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原因分析
(1)精神原因:因患者了解在进行外耳道冲洗时会发生眩晕,因此患者会对外耳道冲洗产生一定的恐惧因素心理,内心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在对外耳道进行冲洗时,患者会担心耳朵堵塞,从而导致眩晕。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耳朵中的分泌物太多,在医生滴注洗耳液后耳朵会有被堵塞的情况,部分患者心中担心冲洗后会导致堵塞情况更加严重,所以会对冲洗具有一定的恐惧感。还有一部分患者的心理素质差,对自身情况高度敏感,在医生对患者的讲解过程中,因听不懂相关的医学常识,所导致在医生操作时患者出现颤抖的情况,这些都是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眩晕[2]。(2)个体因素:眩晕出现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都不同,尤其是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的发病率会高,平均的发病年龄大概能达到50岁左右,是因为更年期导致患者内分泌紊乱。患者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外耳道冲洗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眩晕,部分患者在洗耳之前出现未进食的情况,导致患者处于饥饿或低血糖的状态,也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3)冲洗因素:在对外耳道进行冲洗时,冲洗液太冷、太热、冲洗液的量过多、压力过大、冲洗时间过长等均可刺激耳朵,所以导致眩晕。原因为人体的平衡主要依靠触觉、感觉等,需要前耳之间进行相互协调,在对外耳道进行冲洗时,若方法不当,导致前庭受到刺激也会出现眩晕等情况。
1.3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在进行外耳道冲洗前,应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告知患者出现眩晕的原因,降低患者的防备心理,增加患者的冲洗依从性。在进行外耳道冲洗时,应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若患者出现焦虑等状态,应安抚患者的心理。(2)在进行冲洗前,应询问患者是否进食,避免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冲洗,若无相关慢性疾病,最好在冲洗前饮用少量的蜂蜜水。(3)体位护理:在进行外耳道冲洗时,应指导患者呈坐位,并将患者的头部稍微偏向患者的一侧。对于儿童患者可以采用侧卧位将患者的头部放置于床的外侧,并将患者的侧耳道口向下。将弯盘紧贴患者耳垂下的皮肤,方便收集流出的冲洗液。护理人员应使用左手在患者的耳朵后轻轻牵拉。用注射器的形式将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冲洗,将分泌物等冲出,再使用干棉签等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擦干。(4)在冲洗时,应控制冲洗的水温,保持38℃,每次冲水量20—30ml,如外耳道异物堵塞,可以冲洗50—60ml。禁止长时间冲洗,在冲洗时,应尽量避免刺激内耳。(5)若患者出现眩晕等不良情况,应立即停止冲洗,并将座椅放平,叮嘱患者进行静卧。在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排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对于眩晕严重的患者应给予40毫升50%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或对相关穴位进行按压,以便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状态[3]。
2结果
在500例患者中,共出现10例眩晕情况,,眩晕率为2.00%。其中精神因素占比40%(4/10),个体因素占比20%(2/10),冲洗因素占比40%(4/10)。
3讨论
外耳道冲洗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规操作之一,主要治疗慢性中耳炎等[4]。在对患者进行外耳道冲洗时,常常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因此如何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正确的冲洗,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所面对的重点难题之一。经实验可知,导致患者外耳道冲洗时眩晕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冲洗因素。因此,在进行护理时,应对以上因素进行改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告知患者冲洗的相关过程,排解患者对冲洗过程的误区,使患者增加依从性。在进行冲洗前,应询问患者是否进食,避免患者在低血糖的情况下进行冲洗。在冲洗时应选择合适温度的冲洗液,避免长时间冲洗。若患者出现眩晕等情况,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本实验探究外耳道冲洗引起眩晕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可得出结果:在500例患者中,共出现10例眩晕情况,眩晕率为2.00%。其中精神因素占比40%(4/10),个体因素占比20%(2/10),冲洗因素占比40%(4/10)。
综上所述,导致外耳道冲洗时眩晕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冲洗因素等。对外耳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眩晕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4参考文献
[1] 周梦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的效果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18(006):32-34.
[2] 梁静. 心理护理对改善小儿外耳道冲洗患者依从性的临床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12期, 73页, 2020.
[3] 聂霖娟. 外耳道冲洗引起眩晕的原因及护理[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年29卷12期, 115页, 2020.
[4] 孙晴. 外耳道冲洗眩晕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心理医生, 2018, 024(0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