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军
崇州市廖家镇卫生院,四川省成都市,611232
说到中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半边手脚不灵活的人,这类症状通常都是中风后的表现。在我国古代有四大顽疾,分别是风、痨、臌、膈,而中风的危险度位居首位,这是因为该疾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尤其是急性中风,病情极其不稳定,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userUpload/58(2378).png)
近年来,中风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不论是青年人群,还是中老年人群,均有患中风的可能,尤其是后者,更是中风疾病的青睐人群,令人们避恐不及。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调理对中风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那么,中医药调理方法都有哪些呢?
1、中医药调理中风的方法
![](/userUpload/59(2247).png)
(1) 肝热血瘀证
中医辨证中,将中风早期归属于肝热血瘀证,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短暂性语言表达障碍、排便困难等症状,通过对患者的舌头观察可以发现,其舌体颜色呈暗红色,还可在部分患者的舌头下面发现瘀血丝遍布,同时还有明显的瘀点。通过对患者把脉可以发现其脉象弦滑或细涩。
治疗早期中风应采用清肝化瘀通络,中医药调理应以清脑通络汤为主,药品成分包括地龙、天麻、菊花、川穹、山楂、草决明、水蛭、川牛膝、葛根、磁石、赤芍、丹参等,如果患者存在大便干结症状,可将大黄添加其中。
(2)气虚血瘀证
在中医辨证中,通常将初期中风、缺血性中风发作、中风恢复阶段以及中风后遗症归类于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精神乏力、言语受阻、肢体麻木等症状,脉象通常表现为细涩特征。
治疗该类中风需以益气活血为主,将通脉舒络液针剂作为静脉点滴,再搭配中医药口服汤药,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该种治疗方法对中风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3)痰淤阻窍证
在中医辨证中,将中风急性期的闭证归类于痰淤阻窍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模糊、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该类患者脉象呈弦硬或弦滑,舌体变大或出现歪斜,其颜色为暗红色。
中医药调理方法以涤痰开窍、活血化痰为主,可以采用“蒲金丹”针剂配合“清开灵”滴注,经临床验证,该种治疗方法对这类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4)瘀热腑实证
一般来说处于急性期中风的患者容易发生该证,临床症状为神志昏蒙、口舌歪斜、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表现,脉象呈弦滑。
中医药调理方法需以通腑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采用三化汤加减法,药物成分包括丹参、菖蒲、生大黄、胆南星、芒硝、瓜蒌、川牛膝、决明子等,经临床验证,该种治疗方法对这类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5)肾虚血瘀证
一个人如果长期存在肝肾阴虚、精血涩少的症状,一旦出现肝阳上亢的情况,就会使原本的病情加重,从而引发中风。该种中风常常有音喑失语、心悸口干、半身不遂舌体暗红等症状,脉象特征为沉细。
该种病症的中医药调理方法需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瘀为主。 可以采用方剂地黄饮子去桂附,配以丹参、川牛膝、桑寄生、肉苁蓉、鹿衔草、红花、桃仁等中药,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在其中添加黄芪,以便达到益气活血的功效。
2、辅助治疗方法
![](/userUpload/60(2193).png)
虽然中医药调理对治疗中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仅仅依靠中医药调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中风后遗症期偏瘫的治疗,单一的调理方法难以获得显著的疗效,需要配合生活调养,以便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心理疏导
中风患者之所以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与其沉重的精神压力脱离不了干系。在大多数人意识里,中风属于难治之症,很难恢复到以前的健康状态,以至于大部分中风患者在患病期间,常常担心自己病情恶化,不能实现生活自理,再加上中风疾病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治疗,较高的治疗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此外,由于中风具有口舌歪斜、手脚不便的症状,大多数中风患者害怕因此遭受周围人的嘲笑,故而疏远人群。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同时向其宣导与中风相关的知识,使其对该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力争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
(2)生活调养
由于偏瘫患者手脚活动失灵,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褥疮或食欲不振,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家属应时常帮助患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肢体活动,同时重视饮食营养的补充,加大日常饮水量,多给患者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多带患者出去晒太阳,以此提高患者身体的抵抗力。不仅如此,还可以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及强筋壮骨功效的中药,煎后给患者进行泡洗,尤其是患侧、手足等除,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此外,加强功能锻炼是偏瘫患者实现康复的必要手段,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一些适量的锻炼,如手部与上肢功能训练、坐位平衡与床上动作训练等,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强康复效果。
总之,中风疾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医药调理在中风治疗中发挥的功效不容忽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灵活的调整中医药调理配方,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在治疗期间,还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以便增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