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进
西充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充县 637200
针灸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我国历代医学家的经验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因其具有广泛的适用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见效迅速、效果明显、没有副作用等诸多的好处,使针灸治疗在医学领域得到了极大好评。针灸治疗具有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因此其对于中风偏瘫治疗具有特殊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医生和病患的双重认可,并给病患家属减轻了负担,是治疗中风的首选疗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中风的危害以及针灸对于治疗中风的诸多好处。
一、中风的症状和危害
(一)中风的常见症状
中风又称脑卒中,通常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局限或全面性的脑功能缺损综合症。中风症状都是突然发生,它的常见症状一般有肢体无力、沉重麻木、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或言语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或视力模糊丧失、饮水吞咽困难伴有呛咳、还有抽搐呕吐等现象等等。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为止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卒中教育日,提倡早防早治及早送医。
(二)中风的危害性
脑卒中的发病突然,死亡率居高不下,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尤其中老年患者的复发率极高,对患者家庭造成极大困扰。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中风患者新发病人有25万,每年卒中死亡约150万人,卒中病人约四分之一留有严重残疾,而其余四分之三都或多或少留有不同轻重的残疾。另外卒中病患医疗费用很高,出院后康复训练等费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社会凸显,老年人的人口社会占比增加,脑卒中的危害性还将进一步提高,这是我们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所在。另外在最近两年的临床数据中显示,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逐渐的年轻化,中年人中风的病例在增加,因此,通过各种手段预防和治疗中风是医学发展中需要研究和攻克的瓶颈之一。
(三)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已经是世界范围内中风的第一大国,从中风的危险因素分析,主要有可控和不可控的两大因素。不可控因素,主要包含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和家族病史的因素,调查显示,老年人、男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病几率高。可控因素则包含肥胖、三高症、吸烟酗酒、少运动、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但人们从生活中可以通过调理养生来控制中风的发病率。但以上因素都足以引起人们重视,因中风的高发病率、高后遗症、高复发、高致死率,每一项都足以破坏一个家庭的和谐。
二、针灸治疗中风的诸多好处
(一)疏通经络
针灸治疗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中医经脉学的基础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针法和灸法为作用手法,用以防病治病的学科。《黄帝内经》中描述中风,大厥,气返则生,不返则亡。可见中风的死亡率从古至今一直居高。中医研究脑卒中的发病,主要分两类,中经络和中脏腑。针灸以研究人体经络循环系统为基础,以研究脏腑关系为病理依据,以经络循环顺畅和通达为健康的标志。从中医经脉学理论而言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重要作用。从中风的遗留症状偏瘫和吞咽困难等,中医诊断此为经脉不通所致,上达脏腑,因此通过针灸疗法,达到活络通脉,舒缓调理的作用,对于治疗脑卒中,无论是有明显意识的中经络还是失去意识的中脏腑两类病患,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扶正祛邪
中医理论研究中,中风的病因分析主要有内伤积损和气虚邪中,针灸疗法针对病因而言,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因此对于中风和其后遗症的治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有正面效果,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高的真实数据,为治疗中风提供了有意义的治疗手法。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从人体机能角度来说,中医认为,人体内正气足则邪气不可侵入,也就不会有疾病,反之则生病。中医的扶正是以补益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针灸疗法针对中风患者的气虚邪中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针刺穴位和灸法治疗,达到提高体内正气的积极作用。
(三)调和阴阳
阴阳辩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总纲,《素问》中有关阴阳的阐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需求其本。阴阳是中医理论最基本的二分法,有人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有疾病都可以从阴阳的角度进行辩证,脑卒中也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导致,针灸疗法从阴阳学说理论出发,针对人体阴阳调和和平衡具有显著作用,使患者在生活各个方面有明显提高,缓解了家庭压力。
(四)无副作用
针灸疗法,对于治疗中风患者,可以说是最佳绿色疗法,因其没有副作用,不仅激发人体的康复功能,还能降低复发率,又操作简单,比较容易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给患者家属在经济方面也减轻负担,对于康复期患者的家庭而言,也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陪护压力。真可谓一举多得。从社会角度而言,对于社会资源损失的降低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我国传统中医中药行业的发展也有积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使用针灸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五)综合疗法
针灸依据中医理论指导,治疗中风等多种疾病,没有副作用的同时,针灸可以配合药物治疗,配合西医治疗等多种治疗,无冲突,无阻滞,适合多种疗法多管齐下进行治疗。对于患者而言,这无疑是多种机会的并存,是不可多得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近些年,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卒中病例上,使用越来越广泛,得到诸多认可。
三、中风的预防手段
(一)防止发病
预防大于治疗,减少中风的风险,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要同思想认识上提高,其实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从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多方面来保养,控制体重,积极运动,防止血脂升高,同时也注意调整情绪,保持愉悦心情,重视体检数据报告,以控制和降低中风的发病率为第一位的预防手段。
(二)防止复发
已经患病治愈或者出院未治痊愈的患者,是否就能平稳保持现状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中风的高复发率,导致患者中风后一次次复发,一次次加重,一次比一次后遗症严重,因此对很多病患和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已经患病治愈的患者除了在生活中积极预防,也要配合药物治疗来控制和预防复发,定期的复查体检,生活中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配合针灸等中医疗法积极恢复身体机能,早评早治,争取远离复发。
(三)重视中风先兆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治疗中风病患中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风患者一般发病迅速,而时间在病患身上则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早一分钟可能就有不同的结果,因此,人们要重视中风的先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如发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昏沉嗜睡或者吐字不清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就医治疗,争取时间抢生命通道。
总的来看,对于中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影响,其日常生活往往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进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充分维系。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大批医疗工作者结合临床诊疗经验针对患者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旨在进一步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针灸治疗在临床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为我国中风患者临床症状的合理改善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在这一问题上,大量数据表明,通过针灸疗法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经络的有效疏通,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气循环的合理进行,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积极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