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林 杨娟
玉溪市人民医院输血医学科(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探究等比例输血治疗方案在外科临床领域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在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诊疗工作中所产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9年6月作为研究的起始阶段,2020年6月作为研究的结束阶段,通过随机方式完成我院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的收录工作,共收录病患46例,根据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1:1输血诊治方案,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2:1输血诊治方案,收录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相关数据并对其展开分析对比。结果:接受输血诊治后,两组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组病患的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各项凝血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数据学范畴内具有分析意义。结论:等比例输血诊治方案的应用能够对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产生显著的诊治效果,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建议在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诊治过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发伤;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诊治效果
多发性创伤已经成为了临床领域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全球范围内由于多发性创伤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00w/年[3],近些年来,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发性创伤疾病病患的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60%的多发性创伤疾病病患仍旧在面对创伤性凝血病的威胁,创伤性凝血病不仅会对多发性创伤性病患的内循环平衡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多发性创伤性病患造成生命威胁。相关研究中指出[1],等比例输血诊治方案的应用能够对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本次研究将以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6例病患为例,探究等比例输血治疗方案在外科临床领域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在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诊疗工作中所产生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式
1.1病患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9年6月作为研究的起始阶段,2020年6月作为研究的结束阶段,通过随机方式完成我院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的收录工作,共收录病患46例,根据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1:1输血诊治方案,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2:1输血诊治方案,对比组病患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人数为12人,性别为女性的病患人数为11人,病患的年龄范围为20-51岁,病患的年龄平均数值为(36.45±5.12)岁,其中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9人,因坠落物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5人,由于坠落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6人,由于打架斗殴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3人。研究组病患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人数为11人,性别为女性的病患人数为12人,病患的年龄范围为21-50岁,病患的年龄平均数值为(36.21±5.42)岁,其中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10人,因坠落物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4人,由于坠落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5人,由于打架斗殴导致多发伤的病患人数为4人。
1.2纳入标准
(1)病患自身症状符合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诊断标准。
(2)研究人员将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向病患以及其家属展开详细说明之后,对方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3)研究人员将此次研究的相关事项上报医院内部伦理委员会后得到了执行批准。
1.3排除标准
(1)病患曾接受抗凝血或者抗血小板药物诊治。
(2)病患自身存在血液病病史。
(3)病患自身存在慢性肾功能障碍病史。
(4)病患自身存在酗酒史。
1.4诊治方案
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1:1输血诊治方案,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诊治方案为2:1输血诊治方案。病患入院接受诊治后,医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病患展开交叉配血实验,同时完成输血申请。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输血方案为1悬浮红细胞:1新鲜冰冻血浆,悬浮红细胞输注值为4u,新鲜冰冻血浆目标值为400ml,采取反复输注的方式完成输血诊治,将病患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80g/L左右,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数学方案为2悬浮红细胞:1新鲜冰冻血浆,每次共输注悬浮红细胞4u,新鲜冰冻血浆200ml,采取反复输注的方式完成数学诊治,将病患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80g/L左右。
1.5评价标准
收录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相关数据并对其展开分析对比。
1.6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所采取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6.0,两组病患各项数据资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统计学范畴内具有对比分析意义。
2结果
接受输血诊治后,两组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组病患的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各项凝血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数据学范畴内具有分析意义。
![](/userUpload/81(899).png)
3讨论
患有多发性创伤之后,病患会出现休克,炎症等多种临床表现,如诊治方案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不足,多发性创伤病患则会因此出现凝血障碍疾病。相关研究中指出,40%多发性创伤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创伤性凝血并发症[2],本次研究将以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6例病患为例,探究等比例输血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措施以及其在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诊治中所产生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证实等比例输血诊治方案的应用能够对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产生显著的诊治效果,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建议在多发伤并创伤性凝血病病患诊治过程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婷. 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v.18;No.446(06):35-37.
[2] 王亚娟. 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8, 12(1):82-83.
[3] 梁伟东, 李莹莹, 张英俭,等. 严重多发伤并发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临床特征[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009(003):163-16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