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511440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分析经急诊手术探查明确诊断的肠系膜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对该病的诊治体会,重点在于手术时机的判断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结果:患儿表现为难以忍受的腹痛,伴腹胀、肌紧张及腹部肠型,早期实验室不典型,影像学出现门肠壁间积气、下腔静脉积气、肠管“香蕉征”,急诊行手术探查,行肠切除肠吻合术,预后良好。
结论:小儿肠系膜裂孔疝术前很难明确诊断,早期识别、早期手术可预防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术中根据肠管缺血情况行肠管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外置术。
关键字:肠系膜裂孔疝;中毒性休克
患儿,女性,4岁3月,因“腹痛伴呕吐1天”于2021年1月12日收入我院PICU,腹痛为持续性,难以忍受,发病至入院呕吐10余次,伴有黄绿色胆汁,查体:急危重症面容,呼吸急促,神志淡漠,四肢冰凉,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紧张,伴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入院诊断:腹痛查因。入院后行腹部CT结果示低位小肠梗阻、回肠肠壁间广泛充气、下腔静脉局部积气、大量腹水、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超声结果示腹腔肠管扩张,腹腔积液声像。入院抽血结果示:2021-1-12 16:06血常规:白细胞:WBC:27.86*109/L,NE:24.04*109/L,NE%:86.3%,HGB:92g/L;2021-1-12 21:49血常规:白细胞:WBC:21.44*109/L,NEUT:18.61*109/L,%NEUT:86.8%,HGB:94g/L;2021-1-12 22:21 PCT:44.9ng/L,IL-6:211pg/L;2021-1-12 23:24 肝功能:ALT:54U/L,AST:129U/L,白蛋白:27.2g/L,球蛋白:17.6g/L。病情变化快,经过我科会诊后,考虑肠绞窄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SIRS,患儿病情危重,即刻开通绿色通道急诊行剖腹探查手,会诊后至手术室约30min,术中见小肠扭转720°,淤黑坏死,并伴有肠系膜裂孔疝,急诊予以复位松解扭转卡压肠管,即刻使用温盐水热敷、药物封闭,经过半小时观察,仍有大范围坏死肠管,约150cm,剩余肠管近端约70cm,远端至回盲部约50cm,坏死肠管范围较大,考虑患儿近端肠管残留较少,诊断处理及时腹腔感染尚可,行一期肠吻合术,并于术后2天撤机,术后11天康复出院。术后1月、3月复诊患儿大便通畅,体重14.5kg,预后良好。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罕见病,是急性肠梗阻最少见的原因之一[1],无特殊临床症状,不容易诊断,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常常会危及患儿生命[2],因此,尽早的诊断及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对于怀疑绞窄性肠梗阻患儿,因尽可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快速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为手术和麻醉的过渡做好准备,避免出现不可逆的后果[3-4]。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报道较少,并且急诊发病出现大面积肠扭转嵌顿并坏死病例更少,本例患儿的成功抢救,希望对该疾病的诊治有所帮助。
![](/userUpload/75(950).png)
参考文献
[1]黄庆万,岳霞. 小儿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致死法医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33(2):211-212.
[2]黄锶哲,苏军,刘良,等. 新生儿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并全小肠坏死死亡案例分析[J]. 刑事技术 ,2016,41(1):80-81.
[3]刘文跃,王琳,王建峰,等. 小儿急性肠梗阻黏膜免疫屏障损伤及细菌移位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8(8):577-580.
[4]高春桃,李小松. 小儿肠系膜裂孔疝29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1):76-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