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系统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古丽仙·依明
[导读] 分析纽曼系统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对其疾病自我认知
        古丽仙·依明     
        新疆喀什莎车县人民医院 急门诊     新疆喀什 844700
        摘要:目的:分析纽曼系统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对其疾病自我认知、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6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展开研究,以护理方法不同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32例/组,依次给予常规护理、纽曼系统护理,比较2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施行纽曼系统护理,对自我认知、生命质量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纽曼系统护理;自我认知;生命质量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效果确切等优势[1]。但是,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仍然需要继续控制危险因素、服用药物治疗,预后效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患者认知、心理等,因此,为获得最佳预后,临床需重视和加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干预[2]。本次研究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6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6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展开研究,以护理方法不同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32例/组,一般资料分别为:男女各为19例、13例,年龄45~78岁,均值数(61.65±10.43)岁;男女各为20例、12例,年龄46~78岁,均值数(61.78±10.3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比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服务。
        研究组(纽曼系统护理):成立纽曼系统护理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纽曼系统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结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当患者入院,全面了解其基本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评估压力源,如认知缺陷、担心治疗效果不佳等,根据了解、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三级预防护理方案。①一级预防,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其情绪变化因素予以明确,而后给予针对性疏导、鼓励,通过成功案例或现身说法等方式帮助树立治疗信心,同时,依据其理解、认知等真实能力,采取面对面宣教、视频观看等多种方式使其正确认知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指导形成科学生活习惯。②二级预防,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可采取分散注意力、启发式交谈等方式,排解其心理压力,放松心理情绪,同时,引导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陪伴以及鼓励,尽可能降低心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介入治疗后患者恢复至稳定状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指导进行床上运动、床下活动等。③三级预防,当患者出院时,与其建立良好联系,如电话、微信等,每日通过微信推送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重点,每周1次通过电话了解其康复情况,对于不当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每月1次上门访视, 更加准确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自我认知采取自制自我认知水平量表评价,内容包括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基本知识、术后用药及生活行为等,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高低和自我认知呈正相关;生命质量采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共5个维度,评分高低和生命质量呈正相关[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
        干预前,2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分)

        3 讨论
        冠心病发生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吸烟、肥胖以及血脂异常等,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升高状态,介入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是临床研究重点[4]。多项研究发现,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仍然存在较多危险因素,若术后患者行为不当,极易引起诸多不良心脏事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配合科学护理意义重大[5]。
        本次研究:干预前,2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认知、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果说明纽曼系统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卓著,分析原因在于纽曼系统护理为新兴干预模式,通过分析压力源,采取针对性、个体化三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消除相关风险因素,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综上,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施行纽曼系统护理,对自我认知、生命质量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因此,纽曼系统护理可作为推荐干预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推广、施行。

参考文献
[1]陈连娣,欧慧玲,洪海珠.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价值[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2):202-203.
[2]杨竹,李军.纽曼系统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1):2429-2433.
[3]崔儒娟,黎扬群.系统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2):156-158.
[4]杨玉茹,曹倩,马慧洁,等.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院外延续护理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312-313.
[5]徐爱茹,许涛,张海平.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院外延续护理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3):445-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