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在预防肛瘘术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黄芸
[导读] 观察灸法在预防肛瘘术后出血的护理研究情况。
        黄芸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200051
        摘要:目的:观察灸法在预防肛瘘术后出血的护理研究情况。方法:将6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灸法护理。然后评价术后第7天及第14天排便的出血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及第14天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患者采取灸法护理,可有效缓解出血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
        关键词:灸法;术后出血;总有效率
        肛瘘也称为肛管直肠瘘,由感染或外伤引起,发病率在肛肠外科仅次于痔疮,国内外发病率有差异,相关文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发病率为1.7%~3.6%,而欧美等国家为8%~25%[1]。正常情况下,肛瘘很难自愈,到目前为止,手术是治疗该病最主要的方法。但是,在各类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肛瘘术后的出血比较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如:排便困难、尿潴留等,故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中医中灸法护理在预防肛瘘术后出血方面的效果,为灸法护理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64例行肛瘘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纳入标准:(1)根据肛瘘的诊断标准[2];(2)同意此次实验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和传染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3)体质过敏者;(4)其它不符合肛瘘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34.48±2.74)岁,男女分别为20、12例;病程2~10年,平均(4.69±0.6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2~54岁,平均(35.52±2.69)岁,男女分别为18、12例;病程2~7年,平均(4.72±0.5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自愿签定相关同意书及医患沟通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例如在患者术前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项,协助完成术前各种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如术前进食指导,皮肤准备,手术签完及当日晨行灌肠等,手术后对生命体征及病情进行监测,做好手术切口护理等。对照组给予腹部热敷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灸法治疗:给予腹部艾灸治疗,取穴神阙、中级、关元、气海。步骤:让患者仰卧,露出小腹部,将两个艾灸条分成六个部分,将其点燃并放入艾灸盒中,每天将艾灸盒放在他的小腹部上,次数为1次,每次30 min。
1.3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
        (1)手术后出血情况的观察: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时的出血情况,记录术后第7天及第14天排便时的出血情况,记分:排便时基本无出血:0分;轻度出血症状(如:排便后便纸沾血,无滴血),1分;少量轻度出血(如:排便时血滴,排便后停止),2分;明显的出血症状甚至出血对于需要止血的大出血(例如,排便和特殊治疗期间应排出大量血块和血液)3分;对于明显的出血症状(例如排便和喷雾过程中的出血)为4分。(2)总有效率:有效率=有效病例数/观察病例总数×100%。总有效率=(显着有效病例+有效病例)/总观察病例×100%。效果明显:排便时无出血或轻度出血症状;有效:少量轻微出血;无效:明显的出血症状,甚至大量出血,需要止血。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术后出血情况比较
        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观察两组出血情况,观察组术后第7天及第14天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1。

3讨论
        较多研究显示,肛瘘患病人群以20~40岁人群为主,且男性较多见,患病原因以肛门损伤、肛周脓肿、肛裂反复感染等较多见[3]。肛肠疾病术后出血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如分泌物、伤口水肿可刺激切口,从而加重术后肛周局部疼痛并且升高局部伤口的感染风险,一旦出现了伤口感染,炎症加重刺激伤口,出现疼痛加剧、伤口红肿、炎性分泌物量明显增加,肛周切口及新生的肉芽的出血风险增加[4]。
        艾灸一般以艾绒作为主要艾灸材料,艾条和艾柱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通过其温热的药物作用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人的经络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通畅,内脏器官、体表皮肤和四肢均可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循经选取一些腧穴进行艾灸,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
        目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已广泛用于肛瘘的临床治疗。尽管保守疗法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他们无法治愈该疾病。因此,许多患者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为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也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艾灸护理是目前中医护理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手术后出血的风险。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第7天、第14天的出血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说明灸法护理可降低肛瘘患者术后出血几率及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灸法可以预防肛瘘术后出血情况,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继续推广。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仅在本院肛肠科抽取样本,且样本量较小,对于灸法护理对肛瘘术后出血情况的预防,还有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1]Vogel J D,Johnson E K,Morris A M,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orectal Abscess,Fistula-in-Ano,and Rectovaginal Fistula[J].Diseases of the Colon&Rectum,2016,59(12):1117.
[2]陈希琳,冯六泉,姜国丹,李东冰,李建平,李恒爽,李进军,林林,孙亚玲,谭嗣伟,王晓锋,王霆,王万民,朱慧卿,张书信,张树荣,张淑伶,张卫国,赵燕,孟庆成,周海洋,赵雪松,苗春红,王芳丽,冷涛,谢振年,吴宝音,杨士斌,任毅,康春博,陈朝文,段宏岩,贾山,荣文舟,王正亮,邹贤军.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7):1-7.
[3]叶江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4):48-49.
[4]张振波.痔疾洗液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9):57-58.
[5]宋良翠.创面艾灸联合康复新液用于高位肛瘘术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12):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