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李光军
[导读] 探讨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的临床价值。
        李光军
        襄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襄阳  441101
        【摘要】目的:探讨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11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柱凝胶卡方式实施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确认。结果:经回顾性分析可知:血型Rh阳性检出4例,占比最高为3.70%;其次为血型Kidd、MNS,阳性检出例数为2例,占比1.85% ;最低占比为血型Duffy、Lewis、Diego、Do,阳性检出例数1例,占比0.93%(P<0.05);经回顾性分析:抗E、抗-Fya、抗-D、抗-C、阴性抗-Ce、抗-Ee、抗M、抗-Jka、抗-JKb、抗-Lea抗体特异性自身对照结果均为阴性(P<0.05)。结论:对受血者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提高输血安全性,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妊娠史或者输血史,若有要及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微柱凝胶卡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一种主要用于产妇的进行血液抽检的方式,筛查产妇体内是否存在抗A抗体、抗B抗体及抗AB抗体以外的特殊抗体的检查方式[1-2]。但是由于输血过程中,不规则抗体可导致患者机制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降低输血安全性。因此,在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从而产生RBC凝集反应,增强临床输血安全性。本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11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11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45例,年龄(43-58)岁,平均(51.34±7.33)岁,平均(2.76±1.52)年。纳入标准:(1)精神状态良好;(2)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3)非晕针、晕血者;(4)非出血倾向患者;且无血液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根据试剂流程进行操作,并对阳性标本再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确认。对于受检者抽取静脉血5毫升,置入抗凝管中,取上层血清,置入37℃冰箱中,保存半小时,确保血清无任何纤维蛋白凝块、溶血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取45μL置入3个微柱孔后,在微柱孔置入2%的抗体筛选细胞,然后将微柱孔置入37℃的孵育器,置留10分钟,使用离心机[产品型号GQ105,辽阳祥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设置参数为3500r/min,分离15min,进行观察,如果红细胞沉底,表明为阴性;红细胞悬浮,表明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将不规则抗体检测、不同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以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受血者特异性鉴定结果加以记录。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检出率具体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可知:血型Rh阳性检出4例,占比最高为3.70%;其次为血型Kidd、MNS,阳性检出例数为2例,占比1.85% ;最低占比为血型Duffy、Lewis、Diego、Do,阳性检出例数1例,占比0.93%,见表1。

2.2  不规则抗体阳性受血者的特异性鉴别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抗E、抗-Fya、抗-D、抗-C、阴性抗-Ce、抗-Ee、抗M、抗-Jka、抗-JKb、抗-Lea抗体特异性自身对照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

3.讨论
        A型、B型、O型和Rh型是临床中常见的血型,如果在输血过程中,所采用的血型与自身细胞不相配,将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性抗体后,与抗原体进行相互融合,从而导致人体出现免疫性溶血反应[3-4]。
        经回顾性分析可知:血型Rh阳性检出4例,占比最高为3.70%;其次为血型Kidd、MNS,阳性检出例数为2例,占比1.85% ;最低占比为血型Duffy、Lewis、Diego、Do,阳性检出例数1例,占比0.93%;经回顾性分析:抗E、抗-Fya、抗-D、抗-C、阴性抗-Ce、抗-Ee、抗M、抗-Jka、抗-JKb、抗-Lea抗体特异性自身对照结果均为阴性,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可知,在输血过程中常规血型的输血反应敏感度较低,然后的不规则抗体抗体所导致的效果截然相反,于此同时它也是造成输血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进行不规则抗体输血时,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注重输血安全问题,提高检验效率。
        综上所述,对受血者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提高输血安全性,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妊娠史或者输血史,若有要及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杜娟,江涛,杨世明,等. 抗HI抗体的鉴定及其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影响[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0, 36(10):70-73.
[2]张丽娜, 刘相富, 李远. AIHA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 27(3):916-919.
[3]陈丽娟, 杨延敏.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及输血策略[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2):1773-1775.
[4]Gammeren A ,  Bos A ,  Som N , et al. A national Transfusion Register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Cross (X)﹎atch Problems: TRIX, a 10﹜ear analysis[J]. Transfusion, 2019, 59(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