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摘要
面部色斑古籍中称为“面尘”“黧黑斑”“黑 ”“黑皯”“面 疱”等。自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大量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药物。太白七草是对秦岭系独有的珍稀本草的研究大成,作为我国中医药的一脉,也是近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重大成果,其在祛斑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及研究价值。
关键词:色斑;太白七草;中草药;化妆品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 26届世界皮肤学会议上 , 欧莱雅公司就中国女性皮肤调查情况作了报告, 报告指出:与欧洲女性相比, 中国女性在皮肤老化过程中,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色斑问题 。色斑随着年龄的推移, 根据气候环境和阳光曝晒度的不同而变化各异 。中国女性被这些问题困扰 , 在 30多岁后更为明显。[1]
现代皮肤生理学认为引起色斑的原因以:内分泌、紫外线及皮肤损伤为主要原因,同时过度医美、过敏、不当护肤也是造成色斑的原因,
我国中医认为,色斑尤其是黄褐斑的成因主要包含四方面原因:血瘀气滞,上荣不足;湿蕴脾虚,痰阴不降;肝肾阳虚,水亏失养;气滞肝郁,清阳失运。[2]
2、中医治疗色斑的方法分析
目前大多数中药相关美白化妆品是以酪氨酸酶为作用靶点,利用黄酮类、多酚类、鞣花酸等中药有效成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如添加当归、红花、人参、甘草、白蔹等,以实现美白功效. 将黄芩、芦荟、紫草、沙棘、甘草等添加到防晒产品中,利用其中草药活性成分吸收紫外线、防止氧自由基形成等功能可达到防晒效果。[3]
中药复方主要是根据“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和“七情配伍”的组方原则进行的。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体质学说,以及中药配伍组方、炮制技术,应用于皮肤护理效果明显,在化妆品开发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4]
中药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鼓励创新,创新涉及以下三个方向:新原料的开发及应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地区独特性的创造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产品的相关信息,使得当下的消费者被教育为“成分党”、“配方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草药化妆品以天然、健康的特质被消费者所青睐,中草药化妆品已是大势所趋。
3、太白七草治疗色斑的研究及价值探讨
“太白七草”是我国中医药的一个地域分支,来源于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珍稀本草研究成果。“太白山上无闲草,满山都是宝。认得作药用,不识任枯凋”。有360余种作为草药使用。太白草药中以“七”命名的称太白“七草”。太白“七草”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为了寻找到适合东方女性养肤美白祛斑的调养品原料基地,科研专家遍寻亚洲诸山,终于将脚步停驻在这片人迹罕至、无污染的物种荟萃之地——太白山。将注意力聚焦于中国中药精粹——七草(汉语称之为奇草)与东方人美肤的专项研究中。通过研发专家们多年的潜心研究,现已将这些七草植物的能量注入护肤品中,研制成新的美肤品。“太白七草”祛斑调养品就是代表者。
4、太白七草治疗色斑的研究对比
太白七草应用主要涉及内养肌肤系列和外养肌肤系列,内养在祛斑方面主要以气血调理及疏通经络为主,外养祛斑跟随现代皮肤生理学的研究理论进行黑色素的管控及肌肤状态调理。
太白七草研究成果中最著名的是——怡雪颗粒。此方以红花、当归、茯苓、香橼、沙棘、火麻仁、蜂花粉制成,活血、祛瘀、消斑的功效。通过通气血、化瘀两个方面作用于身体,通过理脾健胃、疏肝化瘀改善气血循环及代谢,从而令容颜焕发、身体通健。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5] 确诊。
1. 2 一般资料 全部 64 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32例,年龄22 ~53 岁,平均(30. 32 ±5. 6)岁;病程 3 个月 ~6 年,平均(2. 78 ± 0. 63)年。对照组 32例,年龄23 ~52 岁,平均(30. 85 ±5. 13)岁;病程 4 个月 ~7 年,平均(2. 62 ± 0. 89)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1. 3 治疗方法 2 组治疗期间均禁用其他药物和化妆品,防日晒。
1.3. 1 治疗组 予口服祛斑保健食品怡雪颗粒冲剂(卫食健字(2003)第0355号)搭配焕颜祛斑霜(国妆特字G20090451)涂抹分早、晚 2 次使用。
1. 3. 2 对照组 氨甲环酸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0632)250 mg,每日2 次口服,外用涂抹3%VC溶液。
1. 3. 3 疗程 2 组均 28 d 为 1 个疗程,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 4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积分下降指数≥0. 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60%,颜色明显变淡,积分下降指数≥0. 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积分下降指数≥0. 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化不明显,积分下降指数≤0 [4] 。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珋 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χ 2 检验。
2 结 果
2. 3 不良反应 2 组生命体征,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七草研究成果外用护理焕颜祛斑霜对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已得到临床充分肯定,其对血清 SOD 、 MDA 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调节局部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节黑素代谢达到治疗黄褐斑。
以焕颜祛斑霜外用涂抹配合怡雪颗粒体内调理(实验组)治疗黄褐斑,同时以口服氨甲环酸,外用3%vc溶液涂抹为对照(对照组),1个月为疗程,治疗3个月后,焕颜祛斑霜效果显著,其有效率为65.56%。
小结:
色斑是中国女性最苦恼的肌肤问题,关于色斑的治疗目前市场上方法多样,各有千秋。太白七草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一支,除了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外,对色斑的治疗从内外两方面综合改善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地域性的医药文化研究及医药成果将会迅速推广及扩散,太白七草的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周锡宁 , 王理中 , 姚 利 , 邹金萍,祛斑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和应用前景[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4,(6):7-11.
[2]董霞、宋栩、陈芳综述,常明泉审校,外用中药制剂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3): 3628-3630.
[3]孟宏,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组方技术在化妆品开发中的应用,[N].轻工学报,2017-03-21-26+77.
[4]孟宏,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组方技术在化妆品开发中的应用,[N].轻工学报,2017-03-21-26+77.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 年修订稿)[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