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陈华英1 王正雄2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究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陈华英1 王正雄2通讯作者
        1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妇产科 重庆市綦江区   401420
        2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市綦江区  401420

        【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疑似胎盘植入孕妇140例,并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与磁共振检查,比较检查结果与分娩临床资料,分析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胎盘植入的140例进行随访,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与MR1检查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指标。术后病理证实胎盘植入78例。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性64.1%,特异度72.58%%,诊断符合率66.43%;MRI诊断的敏感性87.18%,特异度61.29%,诊断符合率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依据,MR1可明显提高胎盘植入的检出率,而超声检查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检查诊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磁共振的特异性和符合率更高,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作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是由于原发性子宫蜕膜发育不全或创伤性内膜缺乏,导致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内,甚至抵达浆膜层,胎盘紧密黏附于子宫底层蜕膜。若产前不能及时发现确诊,孕妇在分娩时会出现产后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加大子宫切除和胎儿窒息的风险,可以引发不良分娩结局。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是临床诊断胎盘植入的常用方法。本次研究对比分析超声、磁共振检查结果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疑似胎盘植入孕妇140例;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28.42±2.96)岁;孕周25~39周,平均(34.42±3.24)周;孕妇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行剖宫产术史11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史4例,行宫腔镜、清宫术史10例。
        1.2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及诊断: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嘱孕妇取仰卧位,保持膀胱充盈,均经腹部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MHz。利用切面扫查呈现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观察胎盘外形、位置、厚度、实质内部回声、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等情况,测量胎盘附着处子宫最薄肌层厚度,扫查血流分布情况。
        (2)磁共振检查及诊断:采用Novus 1.5T MRI扫描仪,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头先进,行常规横断面SE序列T1W1、横断面和矢状位TSE序列T2W1扫描。T1W1扫描参数为TR 830ms,TE 5ms,NEX=2,FOV 375mm,矩阵256×256。T2W1扫描参数为TR 830ms,TE 80ms,层厚5mm,间隔0.5mm,NEX=1,FOV 375mm,矩阵256×256。T2W1检查结果显示,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变薄或中断,胎盘基底面不规则,本应为低信号的肌层内出现结节状高信号,胎盘内可见较多的流空血管影和低信号带,膀胱壁显示不完整。③临床诊断: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自娩,徒手剥离困难,剥离后有部分残留,剥离面粗糙、出血等即可诊断为胎盘植入。
        1.3.诊断标准  (1)超声诊断胎盘增厚,内回声不均;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或变薄;子宫壁与膀胱之间的高回声界面消失或膀胱壁内侧出现不规则凸起回声;彩色及三维能量多普勒显示胎盘附着处血管分布增多、增粗、不规则。
        (2)MRI诊断:T2WI显示胎盘附着处子宫壁肌层变薄或中断;胎盘基底面不规则,低信号的肌层内出现结节状高信号;胎盘内见较多的流空血管影和低信号带;膀胱壁显示不完整。
        1.4病理诊断:胎盘与子宫间蜕膜海绵层的生理性裂缝线消失,胎盘体紧密依附粘连在子宫蜕膜基底层,甚至深入肌层,形成胎盘植入病灶。根据绒毛侵入肌层深度可分为Ⅰ级粘连型: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表层;Ⅱ级植入型: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深处;Ⅲ级穿透型:绒毛侵入浆膜层,甚至穿透浆膜层进入膀胱、直肠等周围器官。⑤诊断方法:所有孕妇的超声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均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诊断,对于存在争议的病例经讨论协调后达成一致为诊断结论。产后或术后临床诊断胎盘植入孕妇予以病理学检查诊断。
        1.5评价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特异度、诊断符合率。

        胎盘植入子宫组织的深度可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3种类型。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蜕膜层部分或完全缺失,导致绒毛直接植入子宫肌层,发生率为0.004%,其合并前置胎盘的概率为88%以上,为提高研究胎盘植入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胎儿娩出后的临床诊断及产后病理学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产前的预期和诊断来说不可能依赖病理学诊断,因而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进行产前检查诊断。
        在疑似胎盘异常时首选采用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是由于扫描视野较小,如果患者腹壁较厚或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会降低诊断的准确性。与超声检查相比较,磁共振成像范围大、组织分辨率高、受脂肪和胎盘位置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对于位于子宫后壁的胎盘植入诊断要优于超声检查,但因其操作复杂费时、可重复性低、检查费用较高,因而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性64.1%,特异度72.58%%,诊断符合率66.43%;MRI诊断的敏感性87.18%,特异度61.29%,诊断符合率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疑似患者可首先采用超声检查,对于高危患者进一步确诊采用磁共振检查诊断,最大限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碧华,郑笑娟,徐建,等.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36-38.
[2]孔丽君,周莉,杨丽,等.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238-240.
[3]杨柳,刘云,刘翠芳,等.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在前置胎盘孕妇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
(5):402-404.
[4]杨大兴,杨智,付兵,等.产前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对胎盘植入的分级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12):948-951.
[5]彭软,谢红宁,杨建波,等.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67-69. .
[6]张为远.中华围产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70.
[7]TanCH, Tay KH, Sheah K, et al, Perioperative endovascular internal iliac artery occlusion balloon placement in management of placenta accreta[J] . Am J Roentgenol, 2007, 189(5);1158-1163.
[8] 林蓬恩,田晓先,梁洁梅,等.胎盘植入31例超声诊断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 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