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杰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卫生院邮编736100
【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共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研究,并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选用西药方案治疗,研究组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与FVC(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青龙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现阶段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以咳嗽、咳痰以及喘息为典型表现特征,一旦患有疾病,患者会长期遭受到病情影响,从而导致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危害,并且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必须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症状。当前首选药物方式干预,以往常常采用常规西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用药存在局限性。临床研究深入探讨下发现,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独特优势,选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能够有助于患者病情症状改善,提高肺功能。基于此,此次就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数20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5月,纳入标准:①经过DR、CT等检查确认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②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研究协议书下进行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药物过敏与过敏体质者;③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④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参照组男女比重25:20,年龄界限47-75岁,年龄均值(61.34±2.54)岁;研究组男女比重11:9,年龄界限48-74岁,年龄均值(61.45±2.61)岁;两组慢阻肺患者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选用常规西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片口服治疗,每次30mg,一天3次,同时给予患者氨茶碱片0.1g口服,一天3次。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以小青龙汤治疗,基本汤方有:桂枝尖20g、法半夏各30g,麻黄20g、赤芍30g、五味子、细辛、干姜、甘草与生姜各10g,另随症加减白果、枇杷叶、冬花、射干、蜈蚣、全蝎、黑附片、红参等,水煎煮,取600ml汤汁,一日三次口服,持续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给予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检测统计;治疗效果评定:用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临床检查影像学指标显示正常,则评定显效;若是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指标取得明显改善,则效果评定有效;若是患者治疗后并未满足以上情况,则疗效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主要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并用(n/%)表示,如果处理分析结果P<0.05,则可以表示统计学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患者指标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均得到改善,相比下研究组FEV1、FVC高于参照组,P<0.05。
从中医学上分析,从中医学角度上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肺胀”“喘症”范畴,并且中医普遍认为病因病机主要是外有表邪与内挟水饮,而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内饮证的首选方剂,所以中医采用小青龙汤治疗能够具有独特优势,汤方中麻黄具有平喘止咳与解表宣肺的作用,桂枝具有化气温阳作用,赤芍可以活血和营,细辛具有化饮温肺作用,炙甘草可以调和主要药性,发挥出和中益气效果,诸多药物共同应用,能够发挥出温里化饮与止咳平喘的效果。
除此之外,根据药理学研究,小青龙汤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细胞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帮助患者病情快速恢复。此次研究中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与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郑欣.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2]闫红, 范良, 刘利涛. 小青龙汤加减结合膀胱经姜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9, 025(004):104-107.
[3]梁惠芳, 李明, 胡文龙,等.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20, v.42(03):37-41.
[4]王璐, 田蓉, 周薇. 加减小青龙汤和从龙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15(05):129-132.
[5]黄霞, 廖安平, 卢丹.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院, 2019, v.19;No.205(1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