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邓志霞
[导读] 目的:探究化痰通络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邓志霞
        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2300  北京
        【摘要】 目的:探究化痰通络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则接受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更优(P<0.05)。结论:应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患肢部位的神经传导情况,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痰通络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作为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其具有高发病率、危害性大等疾病特点。病变发生后普遍表现为肢体凉感、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多种临床症状,病情持续发展则会出现感染、溃疡,进而形成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1]。因此,选取恰当合理化的治疗方式成为改善下肢血管病变的关键。以往临床上普遍应用甲磺酸酚妥抻明等西药治疗,但西医治疗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化痰通络汤具有比较显著的祛瘀化痰、通络止痛等功效,标本同治,改善患肢的神经传导情况,治疗效果显著[2]。本文研究分析了化痰通络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40-82岁,平均为:(61.0±1.2)岁,患病时间为:1-10年,平均为:(5.5±1.0)年。研究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为:(61.5±1.6)岁,患病时间为:1-11年,平均为:(6.0±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以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式对机体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1.2.1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西药治疗,其具体用法为: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20mg的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持续治疗2个月。
        1.2.2研究组:患者均接受化痰通络汤治疗,其中药处方为:石菖蒲、郁金、白僵蚕、水蛭、甘草等中药材各10g,茯苓、半夏等中药材各12 g,赤芍药、泽泻、太子参、决明子和生山楂等中药材各15 g,每天l剂,加水至800mL,取200mL中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其标准为:显效:治疗后,下肢坏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深浅感觉、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下肢坏疽等临床症状、深浅感觉改善幅度超过60%,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无效:临床症状、深浅感觉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3.2对比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其主要应用肌电图仪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由脂质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因素造成的。目前,临床上普遍以“扩张血管、控制血糖水平和调脂”为治疗原则[4]。
        由研究结果表1、表2显示,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且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SNCV更优(P<0.05),说明应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改善患肢神经功能,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1)化痰通络汤治疗可以增强其化痰活血、益气通络的功效,其中处方中的石菖蒲药物具有祛湿化浊、豁痰开窍等功效;郁金药材则可以发挥活血开郁、凉血清心的作用[5]。半夏药材作为一种治疗湿痰症状的药物,其可以持续增强燥湿化痰、消痛散结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由于机体内痰毒滋生、聚浊成痰,因此同用祛滠化痰药可以持续增强其化痰效果。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水、渗湿化痰等功效,太子参药材则可以发挥显著的益气健脾养阴等效用,由于机体内的脾部位可以有效散失所积聚的水湿气,如果功能持续降低,则水湿气大量积聚而形成痰浊[6]。燥湿化痰药与渗湿健脾药物共同应用既可以发挥渗湿化痰、改善脾功能的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可以相辅相成。由于痰液过量会造成血滞情况,因此应用白僵蚕、水蛭等中药材可以发挥破血化痰逐瘀的作用,赤芍药材可以发挥活血祛瘀的效用,生山楂药材具有溃积化滞、活血通脉及降血脂的功效。由甘草将上述中药材进行调和,化痰通络汤处方的治疗共同发挥健脾稠湿、化痰通络等治疗效果[7]。(2)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处方中的决明子、郁金、赤芍药、自僵蚕、水蛭和生山楂等中药材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抗脂质氧化、脂质沉积,持续改善血小板聚集、黏附性降低等不良现象,进而降低纤维蛋白原、血栓素A2等含量,从而改善患肢部位的微循环情况,加快机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改善其神经、免疫系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而实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8]。
        综上所述,应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患肢部位的神经传导情况,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怿,林丽珠,魏青,等. 自拟脉痹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45(6):681-684.
[2]范榕,白亚丽,赵雅宁,等.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39(6):1312-1315.
[3]贾梦潇,李强,何洪波,等.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42(2):162-167.
[4]莫嘉敏,颜晓东,黄秀禄,等.下肢动脉病变和组织微循环状况对伤口负压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3):209-214.
[5]程艳,栾凯迪,丁洪燕,等.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36(15):136-141.
[6]胡丹丹,林霞,曾建.血清脂肪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水平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27(6):434-437.
[7]陈焱,白清,孙新宇.益气活血通脉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5(11):111-116.
[8]刘小溪, 李小娟, 宫成军,等. 复方益糖康联合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FGF-21,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25(12):1693-1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