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的作用及意义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巩书生 孙利华
[导读] 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经过二三百年七代中医大师前仆后继努力创新与临床实践

        巩书生 孙利华
        巩书生个体中医诊所,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经过二三百年七代中医大师前仆后继努力创新与临床实践,尊崇老祖宗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基因,包含着针灸、按摩、气功、经络推拿,重要作用是运行气血,使身体平衡,努力传承与推广,现在已经为许多患者解除病痛,还轻松健康于患者。经络就是人体五脏六腑筋骨体表连续运行的通路,12经与每年的12月相符,督脉与太阳相交;任脉与月亮相应,365个穴位,与一年365天相对。
关键词: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作用意义

一、经络诊断的步骤
        第一步就是用审,审就是看,切就是就是用手触摸,按就是用手按它的软硬度和长短度,有些地方抠,抠就是不在表面的穴,如腋下,抠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诊断的目的,诊断通与不通。
        第二步是分经辨证,分经辨证就是全身外皮内至筋骨里及五腑六腑,都以经络为纲,来分析病症来判断病症,这就需要动脑思考。经络都有自己的走向通路,构成人体各个系统脏腑体表筋骨的联系。
        第三步:断经取穴,查每条经,全身12主经,每经必查。譬如查手太阴肺经,如果此经有严重堵塞,肺子一定出问题了。肺子出问题,通肺经,吃通肺经的中药汤剂,病愈药止。所以肺癌早期经络没有遭到破坏,也可以治愈。巩氏中医大师们临床治好了很多早期肺癌病例。
        中医正骨是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学本不外传,为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为大国中医药兴盛起来,作为盘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代表传承人,巩书生愿把家传绝学公布于世,造福患者。
        巩氏中医正骨讲究的是先找哪条经络的通路通与不通去判断病情,通过用手去按摩点触摸,达到想要查找通不通的穴位目的,若不通,进行针灸或者刺血,使得连于脏腑经络的气机通开。巩氏中医正骨就是寻经找堵塞的穴,寻经就寻每条经络;找穴就找不通的穴。找不通的穴,目的是治疗不通的穴,通过进行针灸、拔罐儿或者刺血,达到这条经络通,然后就联系到五脏六腑上去了。譬如说查肝经,足厥阴肝经不通,譬如太冲穴属于肝经,太冲穴不通,产生前胸后背都疼,头晕,有些患者会爱感、冒爱发烧,一般是肝经不通造成的。之所以造成这些症状,严重程度甚至会导致肝硬化、肝炎、肝肿瘤等等各种顽固肝病。通了肝经,肝的相关病症渐消。
        按穴位有时在色泽上发现青、黄、紫、绿、白兼肿、寒热等,这些都是在查经络的过程中注意关注的地方,有的穴位压上疼得厉害,证明堵的厉害。比如心经,怎么处理呢?就得把这个穴位先疏通开,通过针灸、拔罐、放血,达到通的目的;另外还得查后背膀胱经的心俞穴,心俞血有硬节或条状、锁状、圆形等硬块,心俞穴就不通,心俞血不通它会影响心脏,同时内关穴不通也会影响心脏,会产生心痛、脾胃寒热心痛等都在这个治疗范围内。
二、扶正祛邪通要穴
        中医讲扶正祛邪,扶正就是身体、四肢骨骼脊柱得正,包括正气。正气是能量,能量足免疫就上来,正气使阴阳平衡。邪就是寒热湿邪,身上各种包括感冒、发烧、肚子疼、腰酸疼等各种疾病都是邪。邪是因为经络堵塞,所以拉肚子或排泻不出,由于各种气候、各种传染、各种疾病产生的邪所造成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个别的患者腿部浮肿,他三阴交浮肿,外边儿加上悬钟浮肿,这就证明肾有问题,肾经络不通肾有病,肾有病包括肾炎,蛋白尿,现在各种肾病,肾结石等都属于肾经络不通,如果把三阴交通开,肾经络也跟着通开,各种肾病也逐渐治愈。三阴交穴很重要,肾衰、蛋白尿、均与它有关,此经验来自于临床实践。举个例子,人的周身有365个穴位,每个穴位都得通,它联系到每个脏器,如伏兔穴管胃,等等,五脏六腑筋骨皮肉互相联系,必须得通,如果不通或某处不通,就造成某个穴位涉及的脏腑的疾病。
        人身是一个整体机构,他随着宇宙之间的运行而变化,所以说人必须得天黑睡觉,天亮工作。中医看病特讲究适应四季交替,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各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依据气温与气候变化更换心情儿,睡眠等都要随着自然规律去安排,如果生活失去了规律,长而久之就会得病。


        中医讲天人合一就是离不开大自然,如果没有大自然,人就不能生存了,就是现在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及外界宇宙相依存,人的生活必须符合规律。简而言之就是保持阴阳平衡,白天过阳的生活,夜间过阴的生活,所以晚上得睡觉休息。古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破坏了阴阳生活规律,人就容易得病。
        巩氏中医正骨就是寻经找穴,寻经是寻每条经络,找穴是找不通的穴。治疗是刺激不通的穴,针灸、拔罐或者放血,达到这条经络通,从而联系到五脏六腑,使正气逐渐得以恢复。
        正骨是按人体骨骼走向,主要脊柱,脊柱生理曲线是“S”形, 如果违背了人体“S”形,就会压迫整个经脉使得经络不通,人体坐姿得正,骨盆,位置是否正,腰歪、头歪、久而久之腰疼,内脏会有损伤的地方。
        中医正骨包括正身上各经络,各个骨骼系统。骨骼的走向必须正,筋骨必须正,不能扭曲歪斜,不能增生钙化,有钙化得进行治疗。所以说身上的经络正,就能通。
三、创新、发明、实践
        还有一个是中医采药,我们国家古代传下来的采药就是需要辨别认识,这是一项引领性工程,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什么叫工程呢?医生得亲自到各地的山上,或者平原,有草药的地方儿进行便直接抽样,分辨出各种草药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长地域,所以说这个工程,从小就得做,从小就得学,得实践,建议我国山区小学开设草药识别课,使小学生从小认识中草药。
        自己品尝。现代中医发现新药应自己先自己品尝,主要是看它的形态、地域;品它的味道,酸甘苦还是甜辣咸,有没有毒,毒大毒小。神农尝百草为中医做出榜样,现代中医也应去学。采得草药后经过炮制通过煎熬进一步品尝了解汤剂的疗效及归经。
        新药发现后可以以植物形态、特点、颜色、地理位置等命名,如黑水结草、景天三七等,都可以治疗失眠健忘症。发展中医必须得去发现发明创造实践。譬如上面两种草药治疗失眠健忘等,都是巩氏大医们靠品尝实践得出来的新药。
        发明发现创造不能靠吃老本儿,简单说不能广吃老祖宗留下来东西,老祖宗留留下来得那些理论,也是靠科学创造出来的,是靠发现的,中医也得发现,也得创造。尤其现在这个自然,不像100年前那自然,人也多了,所以自然就相对说破坏了各种植。各种植物动物相对稀少,如果不再保留这些,发现这些东西,野生中药资源濒临灭绝。
        发明发现创造,不要让中药更多的失传,中国的中医是靠这5000年的各个领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代这些中医精华现代人们不能去靠吃老本,应该去发现发展创造。中医是发现发展创造的过程,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发现和总结能往前推进,为啥有中医药热这股风潮呢,比如说丹参能活血,为啥能活血不是靠品尝出来的吗?不是老祖宗立在那儿品尝,它就是活血疗效吗?那现在为啥都在用呢?就是靠品尝,靠实践。
参考文献
[1]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2]李鼎主编,《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巩书生(1952-05—),男,汉族,锦州义县人,大专学历,巩书生个体中医诊所,主任医师,盘锦市兴隆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研究方向:中医
孙利华(1970-03—),女,康复理疗师,针灸师。巩书生徒弟,非遗“巩氏中医正骨经脉疏通疗法”第六代传人。
                 
邮寄地址: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市府大街松山路八一大院东院南楼,邮编:124010,电话:139042737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