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中的应用疗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郭乃超
[导读] 目的 评估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

        郭乃超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  102300
        【摘要】 目的 评估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全麻后无继续操作)与观察组(32例,全麻后辅助髂筋膜间隙阻滞操作),对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应用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比较。结果 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上,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药量使用更少(P<0.05);而在清醒时间及拔出喉罩时间,同样是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全麻后辅助髂筋膜间隙阻滞,操作简单、安全,可以有效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 , 缩短了苏醒时间 , 麻醉效果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多发, 据统计,其在全部骨折中占 3%~4%,且在髋部周围类骨折当中占 35%~46%[1-2]。患者年龄越大,骨质疏松越严重,该病发生率就越高。针对这类患者,手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方法。因部分的患者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麻醉方法选择时需实行全麻处理。为了减少全麻药物用量,同时保证术中麻醉效果,让患者尽早恢复清醒,提高麻醉成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全麻后辅助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探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侧法
        1.1 资料
        选择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全身麻醉的老年病者,随机分组,两组均是32例;对照组中,男、女例数之比是12:14,最小、最大年龄比值62岁:79岁,均值(70.45±8.14)岁;而观察组中,男、女例数之比是11:15,最小、最大年龄比值是63岁:80岁,均值(71.33±9.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下一步实际研究。
        收入准则:①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②患者明确自身病情,麻醉前充分知情同意;③无沟通阻碍者;④ASA分级分级Ⅱ~Ⅲ级;
        消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病症等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1.2.1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并予以吸氧及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内容,必要时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常规吸氧去氮,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10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0.2mg/kg,丙泊酚 1~2mg/kg诱导,喉罩插入成功后,接麻醉呼吸机控制通气,维持 PETCO2分压 35 ~ 45 mm Hg,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后给予舒芬太尼5~10μg,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情况补液、输血等。
        1.2.2髂筋膜间隙阻滞操作方法
        对照组全麻后无继续操作,而观察组全麻后辅助髂筋膜间隙阻滞操作,在患肢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中外三分之一部位下方2cm 位置上放置高频超声探头,针对各血管、神经的结构进行辨认后,实施平面内技术引导10cm穿刺针进入髂筋膜间隙,在超声的引导下显示针尖刺破髂筋膜时给予0.9%生理盐水3~5ml注入,当见生理盐水沿着髂筋膜在间隙内进行扩散时则穿刺成功,回抽无血,沿此间隙注入 30mL的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 H20052621,名称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mL:89.4mg)混合液(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0.9%生理盐水20ml)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病人清醒时间和拔出喉罩时间。清醒为患者能够完成指令动作,同时说出自己的名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上,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而言用药量更少;而在清醒时间及拔出喉罩时间,同样是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因腰椎退行病变,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无法行椎管内麻醉,麻醉选择上需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维持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全麻后行局部阻滞麻醉具有作用范围明确,镇痛效果确定;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阿片药物用量减少等优点[3]。髂筋膜间隙作为一种潜在的腔隙,前侧边界主要是髂筋膜,后侧边界即是髂腰肌,髂筋膜下覆盖神经囊括了生殖股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等,在此腔隙注入局麻药,可以有效的阻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穿刺操作,定位准确,远离股动静脉,不必借助神经刺激器,麻醉操作简单安全[4]。本探究结果呈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全麻后辅助髂筋膜间隙阻滞,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上,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而言用量更少;而在清醒时长及拔出喉罩时间层面,同样是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时间更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得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全麻后辅助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操作简单、安全,可以有效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 , 缩短了苏醒时间 , 麻醉效果确切 ,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青,颜建华.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抗旋转 股骨近端髓内钉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7):145-148.
[2] 张海滨,刘先银,黎松波,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 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7):106-108.
[3]黄宇光,徐仲黄,罗爱伦.外周区域阻滞与术后镇痛的新观点和新方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5):275-277.
[4]孙征,张成明,李秀华.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 ( 3 ) :235- 23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