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 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唐艾琳
[导读] 目的: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唐艾琳
        江津区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市江津区,402260

        【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96例,分别采用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方法检查。根据妇产科学当中关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同时计算出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4.79%、敏感度为95.38%、特异度为93.55%,分别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68.75%、69.23%、67.74%,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当中,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方法,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经阴道二维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价值

        分娩是一种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常规阴道分娩后,产妇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进而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对产妇的产后恢复及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分娩后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出盆底功能障碍,就可尽早开始干预治疗,有利于改善产妇的预后恢复效果。超声检查是针对该病常用的检查方法,目前有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等技术,均有良好的重复性和无创性,在产科临床上应用都比较广泛。为了明确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96例,研究了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96例,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为(28.6±3.3)岁,体质量指数在18.7-26.7kg/m2,平均为(22.8±1.4)kg/m2,其中初产妇有54例、经产妇有42例。
        纳入标准:均为正常阴道分娩产妇,均有明确的阴道分娩指征,产妇或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产妇,有脊柱或腰骶部外伤的产妇,有言语视听或精神功能障碍的产妇。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取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二维和三维阴道探头,其中二维探头频率设置2-5MHz、三维探头频率设置5-9MHz。指导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在阴道探头上套上一次性安全套,然后置于会阴部尿道外口和阴道外口之间,进行会阴二维扫描。选取二维矢状面切面,观察膀胱、直肠、子宫颈、膀胱颈等部位,同时对双侧附件情况、尿道内口开放情况进行观察,对子宫长度、宽度、厚度进行测量。然后指导产妇用力做Vslsalva动作,将三维成像功能开启,设定扫描角度为179°。选取耻骨联合内下缘、直肠肛管角作为感兴趣区域,分别在张力状态和静息状态下扫描获取图像,对盆膈裂孔厚度、前后径、横径、面积等进行测定。扫描获取的图像上传至工作站处理,得到最终图像结果由2名影像学专家分析,以得出统一的诊断结果为准。
1.3评价指标
        根据妇产科学当中关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同时计算出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
1.4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处理,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用T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4.79%、敏感度为95.38%、特异度为93.55%,分别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68.75%、69.23%、67.74%,有显著差异(P<0.05)。

        分娩虽然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分娩的过程对产妇本身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例如,很多女性在产后容易发生盆底功能受损的表现,分析原因一般和年龄、体重指数、分娩方式有关,其中分娩的相关性最高。近年来,众多研究也都证实了妊娠分娩是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原因主要在于分娩过程中,胎儿会对产妇盆底肌产生机械性牵拉压迫,由于第二产程延长、器械助产操作等因素,将会导致肌肉神经受到损伤,而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功能就会发生障碍表现,这就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该症状对于女性产后恢复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产妇尽早康复。超声诊断在产科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分辨率高、无创性好等,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中也是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超声检查中,通过盆底结构反射折射超声所形成的图像,可以对盆底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利用超声检查观察盆底矢状面结构动态变化,进而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做出明确诊断。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二维超声检查方法,对于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不过二维超声虽然能够将盆底结构全面展示,但是对于盆膈裂孔、提肛肌等结构难以准确显示,因而整体来看诊断准确率仍然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该项检查可以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更加清晰的观察,对盆底结构完整信息加以获取。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产妇子宫颈、膀胱颈、阴道、尿道进行观察,同时对病变位置和周围脏器空间关系清晰显示。结合器官表面重建及组织结构三维立体重建技术,进而更为准确的评估盆底结构功能变化。另外,三维超声还可准确测量盆膈裂孔大小、提肛肌厚度,因而能够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当中,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方法,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林芸,钟春燕,魏俊,等.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价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疗效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3(14):152-155.
[2].朱玲斐,马苏亚,陆丹尔,等.经会阴二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改变[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52(5):488-490.
[3].彭艳艳,陈舜珏,陈桂红,等.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与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233-1236.
作者简介:唐艾琳(1981.03-),女,汉族,超声科主治医师,江津区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方向:腹部,泌尿,妇产科和急诊超声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