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尹曙捷
[导读] 目的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在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究
        尹曙捷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省  武安市  056300
        【摘要】目的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在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样本选取中,对时间范围进行确定,从2018.12-2020.12间本院诊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中抽取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病毒与补液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增加葡萄糖酸锌口服的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在葡萄糖酸锌治疗方案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仅为72.5%,差异显著,p<0.05;从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以及退烧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可靠保障,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
        在目前的临床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秋冬季节为多发期。从临床表现来看,主要为腹泻、发热、腹胀等,同时还会伴有肠鸣音亢进等症状,在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1]。而在开展患者的治疗中,需要不断的缩短症状的表现时间,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实现治疗效果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葡萄糖酸锌的方案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降低患者的痛苦感[2]。因此,本研究在选取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的基础上,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在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中,时间范围确定在2018.12-2020.12之间,抽取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存在严重心脑功能障碍患者。从患者的基线资料来看,观察组患者当中共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6个月-4岁的范围当中,在平均年龄计算以后,结果为(28.15±3.24)个月,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4岁的范围当中,在进行平均年龄计算以后,结果为(27.21±3.28)个月。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来看,经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需要采用积极治疗的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益生菌与蒙脱石散剂开展紧急治疗,同时口服补盐液,对患者的电解质失衡情况进行纠正。观察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加用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使用剂量按照月龄来进行划分,6个月以下的患者剂量为10mg,6个月以上的患者剂量为20mg[3]。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软件包来开展数据的处理工作,在计量资料表示中,采用(x±s)的方式,进行t检验;在技术资料中采用(%)方式,组间借助卡方检验,衡量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治疗后,在葡萄糖酸锌治疗方案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仅为72.5%,差异显著,p<0.05;从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以及退烧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从当前的临床来看,轮状病毒性肠炎表现出较强的传染性,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感染这一病毒,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传播来看,主要通过消化道实现,会侵害患者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造成小肠粘膜微绒毛受损,影响了患者的小肠吸收情况以及乳糖酶活性。患者在发病以后,受到腹泻等因素的影响,如意出现酸中毒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患者在感染轮状病毒以后,会造成自身的机体吸收功能产生障碍,进而造成水样便,使得患者出现离子紊乱的情况。而在腹泻因素的作用下,儿童容易出现缺锌的情况,造成食物消化吸收受到阻碍,进而降低了体内的锌吸收[4]。除此之外,受到乳糖酶功能受损的影响,小肠出现了渗透性腹泻,对锌与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产生了影响,使得机体出现了缺锌的症状。通过为患者提供葡萄糖酸锌的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更好的推动患者疾病的康复,实现心肌酶谱指标的改善[5]。在补锌以后,能够实现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的改善,实现肠粘膜再生,对电解质以及水的流失进行控制。与此同时,锌自身能够发挥出抗菌以及抗病毒的功能,实现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为患者的疾病恢复提供可靠保障[6]。治疗后,在葡萄糖酸锌治疗方案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仅为72.5%,差异显著,p<0.05;从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以及退烧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可靠保障,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敏. 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031(008):81-82.
[2]顾芯亦. 分析联用微生物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价值[J]. 母婴世界, 2019, 000(010):119.
[3]李婷丽. 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v.27(04):81-83.
[4]熊强. 观察葡萄糖酸锌、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及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 014(002):106-108.
[5]何永艳, 杨辉, 王向辉,等. 葡萄糖酸锌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与安全性[J]. 北方药学, 2019, 16(04):186-187.
[6]邓衍圣, 韩道野, 余孝冬,等.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 安徽医药, 2019, 23(06):18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