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于头颈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尹树山
[导读]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头颈癌患者治疗中疗效

        尹树山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100
        【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头颈癌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就诊头颈癌患者50例,随机分组,A组放疗联合免疫治疗,B组放疗治疗。结果:A组疾病缓解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头颈癌患者采取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干预,可改善细胞免疫水平,提升头颈癌缓解率,且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可行。
【关键词】头颈癌;放疗;免疫治疗
        头颈癌临床发病风险较高,包括颈部、耳部、鼻部、喉部、口腔部、颌面部肿瘤,常见疾病类型为口腔癌、喉癌、鼻窦癌等,类型繁杂、诱因众多。此外,相较于机体其他部位肿瘤,头颈癌发病率最高[1]。目前临床多采取放疗方案治疗头颈癌,利用放射线消灭肿瘤细胞,诱导肿瘤释放抗原,同时可激活T细胞,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消灭肿瘤细胞、肿瘤组织。但单纯放疗干预,疾病缓解率较低,因此临床尝试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治疗头颈癌。本文选取50例头颈癌样本探究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头颈癌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共计50例,随机分组。A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30-57岁,均值(51.24±3.25)岁,其中7例口咽癌、10例喉癌、8例鼻咽癌;B组,男女比例16:9,年龄31-58岁,均值(51.27±3.28)岁,其中8例口咽癌、9例喉癌、8例鼻咽癌。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比50例头颈癌样本资料,P>0.05。
1.2治疗方法
        A组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化疗方案如下:利用钴60γ射线照射,控制能量1.2mv,调节等中心治疗距离80cm,分割1.8-2Gy/次,每周5次。治疗4-5周,此时靶区照射剂量达40Gy,开展CT扫描,结合肿瘤消退情况,重新划分靶区,再放疗2-3周,控制总剂量50-64Gy。免疫治疗方案如下:采取注射用胸腺法新(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开展免疫治疗,皮下注射给药,每日剂量1.6mg,持续给药14d。
        B组放疗治疗,与A组放疗方案相同。
1.3观察指标
        头颈部可见病灶全部消失,且4周内未见新发病灶,记为完全缓解;病灶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径乘积降低超过50%,且维持4周未变化,记为部分缓解;病灶最大直径与最大垂径成绩降低幅度处于25-50%间,且维持4周未变化,记为疾病稳定;上述两径乘积升高25%,或发现新病灶,记为疾病进展。
1.4统计学研究

        头颈癌在肿瘤类疾病中较为常见,治疗期间需结合原发肿瘤位置、大小、颈部淋巴结转移数量及远处病灶转移情况确定癌灶分期,科学选取治疗方案。一般而言,对于癌灶未扩散者,建议手术治疗,完成手术后辅以放疗;对于晚期患者,建议术前开展7周放疗,也可同步放化疗[2]。本文选用放疗治疗头颈癌患者,是指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局部,抑制、消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案,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手术或化疗综合治疗,以提升疾病缓解率,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此外,术前开展放疗,还可缩小肿瘤体积,为原本不具备手术指征患者争取手术机会。但单独采取放疗方案治疗,整体缓解率不佳,难以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3]。近年来,免疫治疗方案逐渐用于头颈癌患者治疗中,通过刺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抗癌效果。免疫治疗分为免疫细胞治疗与药物治疗等,本文选取胸腺法新治疗。胸腺法新是由牛胸腺内提取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由28个氨基酸组成,进入人体后,作用于T细胞,可刺激T细胞分化、成熟,同时可增强T细胞前体数量。由于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CD3+、CD4、CD8+等亚群比例低于健康者,因此采用胸腺法新治疗,可提升T细胞亚群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结合本文数据分析,A组采取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治疗头颈癌,疾病缓解率72.00%高于B组36.00%;不良反应风险20.00%低于B组56.00%,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消灭肿瘤细胞,疾病缓解率较高。
        综上所述,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用于头颈癌治疗中,安全高效,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游馥莲(Fu-Lian Yu), 廖玟君(Wen-Chun Liao), 蔡秀婷(Hsiu-Ting Tsai). 头颈癌病人接受化学放射治疗期间疲惫症状及其对睡眠品质影响之探讨[J]. 彰化护理, 2020, 27(1):17-28.
[2]毕建强, 孙云川, 胡秀茹. 头颈癌放疗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医药界, 2019, 000(017):P.1-1.
[3]杨雪蓝, 席淑新, 胡延秋,等. 头颈癌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026(004):442-449.
[4]乔辉, 宋文刚, 万龙,等.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9, 28(8):634-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