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细化药房管理对提高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李欣
[导读]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
        李欣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药房工作作为当下医院的工作重点,药房是接触患者的主要外向服务场所,所以药房服务质量对整个医院的声誉、形象树立具有促进作用。就目前的医院药房管理来讲,实施的常规药房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化,无法满足目前医院及患者的需求,甚至因调配差错受到患者的投诉,影响医院形象树立。随着现阶段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深入,药房管理模式也逐步进入信息化管理时期,故本院特积极引进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期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对药房管理效果及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改善医院药房管理质量,本院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对医院药房差错率降低和患者满意度提高的效果。
        关键词: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医院药房;管理应用
        引言
        药房为医院中十分重要的部门,其与医院综合服务质量之间密切相关,而实施一项良好的药房管理措施,能将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目前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加强药房的各项管理工作,能显著提升药房的服务质量。
        1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药品质量无法保证
        药品质量是否达标不仅影响临床诊治效果,并将直接关系患者用药安全,影响其生命安危。因此,药品管理为医疗过程中预防、治疗疾病重要环节。但部分医院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药品采购中重价格、轻质量,在市场上采购来路不明的低价药品,将患者生命及“救死扶伤”宗旨置若罔闻,临床医疗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部分药房管理人员质控意识浅薄,只核对票据,不检查药品性状和开箱检查,对入库药品检查力度不足,造成药品质量频发,影响患者临床疗效,损伤患者健康及医院信誉,对医院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2缺乏验收管理
        药房在存储药品前应对药品进行全面的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应拒收。只有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才能进入药房。很多医院药房忽视了对药品全面验收的管理,将不合格或劣质药品流入药房,是因为忽视了药品验收的环节。作为药房验收人员,应核对该批次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生产批次、外包装等要素。医院药房忽视验收环节管理,会使过期、劣质、被污染的药品流入药房,从而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1.3药房设施不完善,药品贮存不规范
        部分医院(特别为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病房管理环境较差,药房基础设备不完善,难以实现对药品进行规范化贮存、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药房整体面积较小,药房库柜、药橱陈旧或发生损坏;②药品存放置不合理,外用药、内服药、易混淆药、高危药品等不同种类药品标示模糊,并没有明显分类,存在分布杂乱情况,部分药房在药品存贮中甚至存在堆积地面情况;③部分医院药房为减少设备支出,药房内并没有安置除湿机、空调等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缺乏湿度测量设备;对于特殊温度、湿度要求药物并没有进行有效调控措施,极易导致药品变质,造成医院经济损失。
        2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对策
        2.1优化药房精细化管理制度
        划分取药区,规范药品提取流程,等待区等待呼叫、领药,无论哪一个取药流程均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另外为了确保工作质量,药房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完成个人工作;此外,完善每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整顿纪律,严禁工作人员工作期间玩手机、偷吃零食、做私人事情等等,进而防止因个人因素引起的药品差错问题,期间表现好、工作质量高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而那些不认真负责的人员先批评整改,屡教不改或者工作失误率高的人员,予以扣除绩效处罚。


        2.2加强药品采购监督管理药房应当对药品质量
        加强管理,保障药品用药安全,严格落实药品采购制度。医院药房可针对现有的药品采购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保障采购流程的完整性,对缺失或不健全的采购流程进行补充。在管理实践中应选择正规厂商,具有优良药品生产、经营资质和社会公信度的供应商,另外医院对拟采购的规划和品种进行评估,以防止浪费药房资源导致药品短缺、药品积压情况出现。应根据药房品种的季节性,选择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以满足当地患者发病和购药规律。时刻关注监管部门对伪劣或假冒药品发布的信息,并及时给予处理。只有加强药房采购监督管理才能使医药市场有序发展,保障药房用药安全。
        2.3提高调配速度,避免发药差错
        新模式启动后,实时发药窗口机器调配一张处方的时间只需8~10秒,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缩短患者等候取药时间。随机调取发药机内半年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患者到达门诊药房刷卡到药师发药结束,平均用时43秒,患者完成收费到发药结束平均用时306秒。实时发药窗口的药师利用等待自动发药机调配运送时间,完成处方审核与应对患者的用药咨询,与旧模式(手工调配,人工审核发药)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相关报道相符。旧模式下,患者缴费后HIS系统自动打印调配单,药师配药,待患者到达窗口,查找相对应的处方药品发药,存在已配处方较多查找困难和拿错相似处方的风险。每天17∶00之后,当日剩余的已配未取处方(以下称“滞留处方”),需要人工进行核对、归位,平均整理一张滞留处方需1~2分钟。归位滞留处方药品,不仅增加工作量,还存在出错隐患。新模式启动后,开启2个实时发药窗口,避免发生取错已配处方的风险,同时大幅度减少已配未取处方数量。
        2.4提高药学人员综合素质
        药房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为提高药房管理质量的基础保障,在医院内部,需定时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扩宽药学专业知识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健康、安全的服务体系,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享受药学服务满意度,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升药房工作人员自身责任意识,定期召开药学质量安全分析会,总结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
        2.5优化药品摆放管理
        根据医院用药习惯、有效期等因素,划分药品管理区,按照药物的名称、类型等正确区分,并在每一个取药窗口都设置常用药品专区,合理摆放药物,并在专区栏制作、张贴相应的标签,减少药物取药等待时间。此外,每季度严格按照药品管理要求检查一次,及时处理药品过期、变质、发霉、损坏等现象;零散的药品管理,尤其零散针剂药品管理,针对其有效期进行检查,核对无误,放回原来包装。
        结语
        药房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出现差错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在药房各项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应该置于首位。调查结果显示,各地的医院均会发生患者用药事故,导致发生医疗纠纷。为了寻找药房安全管理的问题所在,减少医药市场用药安全的威胁,因此,在药房管理工作中,需对药房管理制度、药品采购、工作人员素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相应干预,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为工作重点,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医院药房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玉军.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7,30(4):56-58.
        [2]陈玉铭,赵庆兰,王杰.数字化管理在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4):96-97.
        [3]宋玉敏.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74-175.
        [4]陈雅娟,顾丽萍,马菊骅.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7,46(46):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