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艳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 224055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药学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指导,对比两组控血糖效果。结果 指导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指导前(P<0.05),指导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将药学指导运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血糖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学指导;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存在较大的考验,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28例、10例,年龄57岁至74岁,平均年龄(65.88±5.31)岁;观察组男女29例、9例,年龄55岁至76岁,平均年龄(66.71±5.02)岁。两组基线资料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同时采取降糖药物治疗的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指导,在患者每次取药时,让其了解具体的用药方法,如果患者提出咨询,则要对其进行耐心的解答。针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药学方面的指导教育。首先是要建立用药的档案,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去和患者沟通,并且明确在后期要提供的药学指导服务,让患者了解具体的方式[1]。其次,在药学教育方面,需要打印出药物的清单,其具体的内容包括医生所要求的用药方式,进行用药的重要价值以及用药的时间和用药的剂量,将其发放给患者,要求患者仔细去阅读相关内容,提醒医院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用药的重要性。另外,电话教育方面,需要每周和患者微信语音联系两次,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的原因和用药的必要性,说服每日用药的具体剂量和用药的时间,了解患者近些时间的用药状况,让患者谨遵医嘱去进行用药。另外,每月上门访视两次,针对治疗依从性不是十分良好的患者,要寻找影响到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针对记忆力较差,错过用药时间的患者,则需要和其家属取得联系,让患者的家属来提醒患者按期服药。最后,积极鼓励方面,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建立微信群,对微信群中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好,态度也比较积极的患者提供鼓励,使治疗良好的患者在群中积极发言,带动其他的患者共同用药,对两组的患者同时护理三个月[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指导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指导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指导前(P<0.05),指导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用药依从性不良好、重复用药或者是错过用药时间的现象,这些对于血糖方面的控制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取药之后,在家进行治疗,无法享受对患者提供的持续用药指导服务。药房药师实施的药学指导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要让位患者讲解关于糖尿病方面的知识[3],了解患者的用药状态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地去寻找在患者的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患者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患者的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本文的研究结果已经体现出,在对患者进行指导之后,观察组用药知识评分以及用药的依从性方面都要比对照组的更,这就表示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采取药学指导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控糖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于用药的重视度,效果要比传统的常规指导方式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贺迪. 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03):20-22.
[2] 范伊娜. 社区药学指导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6):347.
[3] 余长春. 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中的作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014(007):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