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胥裕平 胡婷婷
[导读] 目的: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

        胥裕平 胡婷婷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344000
        【摘要】目的: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共收治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75例,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75例,行常规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78.67%,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比较无任何差异性,即P>0.05。行分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肢体活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优异,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的神经以及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
        医学上高血压脑出血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机制:人体脑部的微循环出现障碍,且其远端脑组织进而出现缺氧,缺血、坏死现象,症状以头痛头晕和意识障碍、失语等为为主,同时此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需及早确诊疾病,并展开早期治疗,以此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1-2]。经过临床研究得知:患者入院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常长应用血肿清除术治疗,但是会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共收治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意在分析实施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详细研究内容作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共收治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75例,包含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46岁,年龄最大81岁,均年龄(63.50±2.50)岁;而对照组也75例,包含男性30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45岁,年龄最大81岁,均年龄(63.00±2.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对比后具有均衡性,即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给予患者全麻,指导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位,将病变部位向上,随后切后游离骨瓣,将额叶和颞叶实施分离操作,当分离操作完成之后需将岛叶暴露在手术视野下,并使用脑穿刺针对患者无血管区展开穿刺(深度为0.8厘米),当患者血肿腔内有陈旧性血液出现后方可停止,并将岛叶切开,借助吸引器吸净脑内血肿,应用生理盐水实施反复的冲洗,当进一步确认血肿部位出现新血液后,则需将引流管置入,关闭并缝合切口。
        实验组中患者则实施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去骨瓣减压术具体操作则为:术前全麻,调整体位处于仰卧位,于患者健侧的45°角位置做切口,在额颞部位实施减压操作,还需将蝶骨脊部分咬除,以此保障骨瓣在10×8厘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切开硬脑膜操作;当完成切开操作之后,则需在显微镜辅助下将切开岛叶,处理血肿以及处理完成后应该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44/90mmHg范围内,若是患者未有出血情况,则需借助14号导管置入血肿位置,将引流管放置硬膜外,随后再把骨瓣去除,最后执行切口关闭、缝合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择选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中,随后展开整理和对比,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则是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的数据对比以χ2检验,当P<0.05的时候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中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78.67%,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在确诊之后,其具有占位明显、出血量多的特点,使得颅内压强快速升高,继而使得脑疝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于常规血肿清除术治疗而言,其虽然可以改善内科保守治疗中存在的不足,但是患者后续身体机能恢复会受到影响,于患者而言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为此需应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即在血肿清除术的前提下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其通过经骨窗动态能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水平,从而大大降低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效减少脱水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能减少脑组织膨出等不良症状的出现,进而改善患者大脑的缺血、缺氧状态[3-4]。经过本研究得知: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肢体活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优异,P<0.05,统计学意义。即借助联合手术治疗后能够进一步发挥协同的作用,能够将患者的脑内血肿情况全部清除,从而解除脑血肿周围组织的受压情况;另外开放侧支血管,继而改善患者的脑内血流灌注,稳定颅内压水平;除此之外,联合手术能够解除局部的血运障碍,有效避免血管痉挛情况,再灌注损伤造成颅内压增高情况发生,实现最大限度降低对脑神经组织的损伤,提高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5-6]。
        综上所述,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的神经以及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芳.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334-335.
[2] 张加星.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1):38-39.
[3] 高长彬. 评价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J]. 系统医学,2020,5(8):25-27.
[4] 谢泉渊.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观察[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18-19.
[5] 颜云峰,潘乙凤.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价值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8):317-318.
[6] 官春城,郭铭,梁晓华,等.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269-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