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宇1 王森1 薛宏俊1 曾莉2 陆庆革2【通讯作者】
1.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2.2.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陆庆革教授是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家。从事中医肛肠专业二十余年,先后师从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芮冬教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蛋黄油是中医外科传统制剂,长期应用于外科病治疗领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柏硝祛毒洗剂为我院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陆庆革教授根据肛瘘术后创面难愈的病因病机,运用柏硝祛毒洗剂联合蛋黄油纱条换药,对于治疗肛瘘术后创面难愈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蛋黄油;柏硝祛毒洗剂;肛瘘;创面愈合;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的肉芽肿性管道,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高位复杂型肛瘘,往往因为手术切口过深过大,而使得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继而出现分泌物过多、瘙痒、疼痛、水肿等并发症。因此,肛瘘术后的创面愈合成为治疗肛瘘疾病的关键。陆庆革教授系全国知名中医肛肠名家,从事肛肠病的治疗领域已二十余年。陆教授深谙中医之法,秉持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肛肠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肛瘘术后创面久治难愈的问题,提出运用柏硝祛毒洗剂坐浴联合蛋黄油纱条换药,获得了显著疗效。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病症阐释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为1.67%--3.6%,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5:1,男性多于女性,以局部脓血性分泌物、湿痒、疼痛为主要症状[1]。中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如《神农本草经》:“夫大病之主,痈肿恶疮,痣瘘瘿瘤”,就已记载了痔疮、肛瘘等肛肠疾病。宋代已有治疗痔瘘病的专家和专科, 《太平圣惠方》:“夫痔瘘者, 有诸痔毒气,结聚肛边, 有疮或作鼠乳, 或生结核, 穿穴之后, 疮口不合, 时有脓血, 肠头肿痛, 经久不差, 故名痔瘘也”[2],将痔与痔瘘从概念上进行了区分, 所言的痔瘘, 则为肛瘘。中医学认为,肛瘘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肛痈溃后、虚痨久咳、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痔久不愈、肛周气血运行不足等几个方面造成[3][4]。中医学对肛瘘术后创面的认识,认为创伤性创面属于中医“疮疡”范畴,肌肤遭受金刃创伤后,正气与邪气相争,若正气压邪,则疮疡发展趋于局限,日渐消散。若正不胜邪,则邪毒聚而不散,致肉腐成脓,创面久久难愈。肛瘘术后创面往往由于手术清创耗伤气血,伤及正气,不能够及时托毒外出,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导致创面难愈。
2.药物分析
蛋黄油指的是家禽 (如鸡、鸭、鹅等) 的卵黄在加热、熬练处理后得来的油剂, 因鸡蛋最为常见易得, 所以蛋黄油常被称之为“鸡蛋黄油”, 又名“鸡卵油”、“至胜膏”、“凤凰油”、“鸡蛋油”等[5]。中医学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效。蛋黄油作为中医传统外用制剂,始载于北周时期的《集验方》,是治疗汤火烧伤病的良药。
《千金翼方》:“取鸡子三颗,米下蒸半日出,取黄熬令黑,先拭疮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不过三度而愈”,表明蛋黄油已应用于肛瘘病的治疗。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蛋黄油已被证实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谢欣梅等认为其主要机理为蛋黄油具有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上调创面抗氧化的能力[6]。柏硝祛毒洗剂是我院院内制剂,其药物组成以黄柏、芒硝为君,起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苍术、苦参、五倍子为臣,有燥湿敛疮之效;再配合地榆、花椒、防风、当归、甘草,使全方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7]。刘丽萍等通过实验研究,已得出柏硝祛毒洗剂具有确切的抗炎作用[8]。
3.病案举隅
刘某,男,43岁,因肛旁肿痛伴破溃流脓水7天于2021年3月15日入院。中医诊断:肛瘘病,热毒蕴结证。西医诊断:肛瘘。于2021年3月16日在腰麻下行肛瘘切开挂线术,术中切口三个,挂线2处,术后给予抗炎药静点,温水坐浴配合雷夫诺尔纱条换药。术后第13天,察创面颜色较暗红,渗液较多,肉芽生长缓慢,创面难愈合,并伴有局部肿痛、瘙痒等症状。管床医生邀陆庆革教授会诊,陆教授看过患者情况,建议柏硝祛毒洗剂坐浴治疗联合蛋黄油纱条换药,每日1次。换药后第2天,察患者伤口渗液较前减少,患者自诉痒痛感减轻,余无不适。换药后第3天,察患者伤口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出,渗液不明显,痒痛感大为好转。换药后第7天,察患者伤口处敷料干净,伤口生长良好,无痒痛感。换药后第15天,察患者伤口创面愈合良好,无渗出,无痒痛症状,择日出院。术后2月随访,患者肛周可见瘢痕,颜色较浅,触之柔软,无明显硬结组织增生,无痒痛症状,肛门控便排便功能良好。
按语:首先,本例患者遭受手术创伤,耗伤气血,阴津不足,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次,患者局部创面术中受高频电刀烫伤,颜色暗红,有较多脓性分泌物,且伴有痒痛症状,乃热毒蕴结之症。故而陆教授辨其为阴虚热毒证,柏硝祛毒洗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蛋黄油滋阴养血,敛疮生肌。方药对症,切和病机,故获良效。
4.小结
肛瘘术后创面难愈合是困扰肛肠科医生和患者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在促进肛瘘术后切口愈合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注重分期辨证施药,整体观念强,同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有着西医难以替代的优势[9]。陆庆革教授秉持中医辨证论治理念,紧扣病因病机,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抓住肛瘘术后局部创伤特点,进行局部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直达病所,充分发挥了中医传统外治法的优势。此外,陆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肛瘘术后创面难愈证属中医“阴虚热毒”范畴,故以“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为法,运用蛋黄油换药联合柏硝祛毒洗剂坐浴进行治疗。此法经多年临床检验,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为解决肛瘘术后创面难愈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春雨,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6.
[2]韦平,谷云飞,张正荣.中医对肛瘘认识及治疗溯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47-148.
[3]陈白波.中医对肛瘘的认识和治疗[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3):1194-1195.
[4]梁宏涛,陆金根.复杂性肛瘘的中医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05):401-403.
[5]包金燕.蛋黄油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6):11204.
[6]谢欣梅, 庞晓斌, 丛悦.醇提蛋黄油对小鼠烫伤愈合作用的机理研究[J].中成药, 2013, 35 (1) :172-175.
[7]陆庆革,张海磊.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60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国肛肠病诊疗集萃[C].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4.
[8]刘丽萍,葛林,王玉敏,王志文,韩淑英.柏硝祛毒洗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7):8+10.
[9]倪羽佳,隋华,周琪,胡凤林,夏士林,尚东.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机理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08):75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