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肠炎宁颗粒关于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陈晓倩
[导读] 目的 分析在小儿肠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肠炎宁颗粒的临床效果

        陈晓倩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肠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肠炎宁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了11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长春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肠炎类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分为2组,各56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肠炎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于研究组方案下,患者体温恢复、症状消失及住院的用时均更低,其数据对比于组间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于研究组方案下治疗的有效性更高,其数据于组间对比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小儿肠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肠炎宁颗粒进行治疗的有效性较高,患者肠炎症状能够较快得到缓解,减少其在医院的住院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于临床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肠炎疾病;肠炎宁颗粒;临床效果
        儿科中常见小儿肠炎疾病,患儿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主要是由于饮食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患儿在发病后,其体内水电解质会受到影响紊乱,对小儿的健康十分不利。小儿脾胃娇弱,身体抵抗能力差,肠炎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而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根据中医理论对其肠胃进行调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1]。鉴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在小儿肠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肠炎宁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11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长春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肠炎类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分为2组,各56例。参照组患者最大年龄为4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为(2.53±1.47)岁;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23例。研究组患者最大年龄为3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为(2.37±1.37)岁;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对比,数据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儿确诊后对其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温、止吐、抗病毒、补液等,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完成参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联合肠炎宁颗粒治疗。其中肠炎宁颗粒单次服用量为500毫克,单日服用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温恢复、症状消失及住院治疗的用时;对比患儿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有效性。
        判别标准[2]:患儿经治疗后腹泻、呕吐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的为治愈;患儿经治疗后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明显降低的为好转;患儿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效果则为无效。治愈及好转患儿数量的占比为有效性。
1.4 统计学分析

        小儿的身体处于生长阶段,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等尚未发育完全,抵抗能力较差,在食物不洁、饮食不当及病毒感染等情况下,易发生肠炎疾病。患儿发病后多会出现呕吐、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并发消化不良等情况,影响患儿的正常营养吸收,严重的会干扰患儿生长发育,并诱发其他疾病[3]。临床治疗小儿肠炎多为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止吐、止泻、降温等,虽然能够对患儿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见效较慢。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腹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外邪入侵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不仅要针对外因进行干预,更要养胃健脾、固本培元、清热温寒。鉴于此,本次研究即选择中药制剂肠炎宁颗粒对肠炎患儿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
        肠炎宁颗粒为中药制剂,其药物成分主要包括香薷、枫树叶、地锦草、樟树根、黄毛耳草等。其中,香薷、樟树根可解表、散寒、除湿;枫树叶有止痛之效,且能够祛风除湿,对于肠胃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地锦草凉血清热、解毒利湿;黄毛耳草可清热消肿,且对于内分泌的调节和免疫力的增强有一定的作用[4]。以上诸药合用,能够针对小儿肠炎的病情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促进患儿症状的消失,提高其脾胃的功能性。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于研究组方案下,患者体温恢复、症状消失及住院的用时均更低,其数据对比于组间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于研究组方案下治疗的有效性更高,其数据于组间对比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可见,常规西药疗法虽然能够对小儿肠炎疾病起到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采取肠炎宁颗粒治疗后,不管是在治疗的效果还是效率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患儿症状消失更快,遭受痛苦更少,家属也更加满意和放心。
        综上所述,在小儿肠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肠炎宁颗粒进行治疗的有效性较高,患者肠炎症状能够较快得到缓解,减少其在医院的住院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于临床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帮彦,陈继文,李克翌,等.3D STIR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性研究[J].广东医学,2019,v.40(21):52-56.
[2]邵东华.甘草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5):92-93.
[3]文海聆,姚业科,唐志林.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v.16(10):23-24.
[4]李春香.肠炎宁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v.31;No.321(2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