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   作者:季菊萍
[导读]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季菊萍
        嘉善县中医医院,3141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6月期间110例,未实施药学干预,2019年7月至12月期间110例,实施了药学干预。比较药学干预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药学干预实施后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药学干预实施前(P<0.05);药学干预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药学干预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以降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为保障医疗安全、实现临床合理用药,在实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应给予有效的用药指导与干预。为探讨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现对药学干预实施前后22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6月期间110例,未实施药学干预,男58例,女52例;年龄18~56岁,平均(34.56±3.65)岁。2019年7月至12月期间110例,实施了药学干预,男60例,女50例;年龄19~59岁,平均(34.62±3.57)岁。比较上述一般资料,药学干预实施前后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禁忌证,无过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或功能衰竭;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2019年1月至6月期间未实施药学干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019年7月至12月期间实施了药学干预,具体如下:①加强宣传。定期开展讲座,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嘱咐各科室定期反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监督机制,对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责任人进行适当惩罚。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开展统一培训,组织医师、药师等医务人员学习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责任意识。③临床医师、药师加强沟通、合作,医师开具处方之后,药师应立即审核,重点检查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名称、用量、用药方法、配伍以及有无重复用药等情况,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④应用HIS系统,每月对各科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进行统计,并上报、审查,总结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核实后通报全院。⑤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监测指标等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①不合理用药包括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用法用量错误。②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不满意:<55分;一般满意:≥55分~<75分;基本满意≥75分~<90分;非常满意:≥9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实施后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药学干预实施前(P<0.05)。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比较常用的药物包括比阿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等,主要用于细菌感染的防治[1]。伴随着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不断加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为治病救人之良药;但不合理用药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耐药性甚至是药源性疾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健康[2]。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与监督,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维护患者的健康。
        当前,临床用药服务工作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即由药物调剂、药物发放转为提供专业的药学干预[3]。本研究结果发现,药学干预实施后,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用法用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1.82%低于药学干预实施前的8.18%,且药学干预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98.18%高于药学干预实施前的87.27%。提示,实施药学干预可以降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其原因可能是,实施药学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宣传、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的认识,自觉规范开具处方;临床医师、药师加强沟通、合作,并应用应用HIS系统进行处方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处方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用药效果。
        综上,药学干预对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龙靓,刘湘,郭小兰,李伟,雷海波,贺湘萍,李荣辉,肖灿,曹文静,刘畅,陈广辉.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现状分析和药学干预[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09):98-100.
[2]华素,曹玉合,李灵红,向在永.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管理及成效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4):1837-1841.
[3]何仁,徐珊珊,陈赛贞,章华萍,张春玲.临床药师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03):57-6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