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琴 张丽萍 林钰铭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分别对100例咳嗽变异哮喘的小儿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及单纯布地奈德治疗,每种治疗方式下各有患儿50例,联合治疗法下的患儿组成研究组,单纯布地奈德治疗法下的患儿组成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EV1、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更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
引言: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性的哮喘,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症状在夜间有明显加重,受到外界刺激有强烈反应,可导致病情加重。这种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为β2受体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由于哮喘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特征,因此需要长期用药,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建议采用该治疗模式[1]。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全部病例均从我院在2019年至2020年内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中筛选出,均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研究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7例,入院时病程4个月至9个月。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30例,入院时病程3个月至1年。
病例纳入标准:患儿出现2个月以上的慢性咳嗽症状,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近期未经过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无肝肾功能障碍,未患有其它呼吸道疾病、肺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无药物过敏。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对治疗方案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吸入量0.5-1mg,每日两次。
研究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模式同上,加口服孟鲁司特钠,每日用量4mg。
两组患儿均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咳嗽症状有明显改善为有效;咳嗽症状不见任何改善或有加重迹象为无效。比较两组患儿的FEV1、PEF、FEV1/FVC水平,指标越高代表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png)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起病急、病程长、病情恶化速度快的特点,对于小儿患儿来说,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症状,很有可能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小儿患者的特殊性,需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可能避免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影响身体发育。因此,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有效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
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炎性反应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减少气道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是同样也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对于小儿患者来说需慎用。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药后能够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从而改善支气管痉挛症状,促进气管平滑肌舒张,并减少黏液的分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
本次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一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单纯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一组患儿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FEV1、PEF、FEV1/FVC水平更高。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因此需要持续用药,本次研究病例用药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中途停止治疗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此外在治疗期间,患儿需远离过敏原,避免处于有烟和粉尘的环境中,提升用药效果。本次经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一组患儿,有1例治疗无效,考虑可能与患儿所处环境以及病程有关。患儿 病程在4-6个月内,能够通过治疗基本控制病情的比例约为30%,病程在7-12个月内,控制病情的几率约为50%,病情在1-2年之间的,控制住病情的几率约为10%,病程超过2年,控制病情的几率仅有10%,因此早确诊和早治疗也十分必要[3]。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000(003):P.105-105.
[2]李敏,赵二要.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00(035):96-96.
[3]艾奎,李桢.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05(05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