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仁
河津市人民医院 山西省河津市 0433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脑卒中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重症脑卒中病患86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6.98%,比对照组30.23%低,P<0.05。针对NIHSS评分,试验组出院时(10.92±3.57)分,比对照组(16.84±4.19)分低,P<0.05。针对Barthel指数,试验组出院时(53.16±6.21)分,比对照组(45.47±5.83)分高,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利于并发症的预防,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并发症;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预后
临床上,脑卒中也就是脑中风,乃脑血管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因素所致,引起脑内动脉的破裂、闭塞或者狭窄等,并以永久性或者一次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1]。本病具有易致残与病死率高等特点,可损害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本文选取86名重症脑卒中病患(2019年2月-2021年1月),旨在分析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用于重症脑卒中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重症脑卒中病患86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纪在40-81岁之间,平均(59.47±4.61)岁;脑出血者16例,脑梗死者27例。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4例,年纪在41-80岁之间,平均(59.68±4.02)岁;脑出血者15例,脑梗死者28例。患者经MRI或者CT等检查明确诊断,GCS评分超过8分。患者精神正常,无药敏史。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帕金森病者。(2)恶性肿瘤者。(3)全身性感染者。(4)体质极差者。(5)不耐受治疗药物者。(6)精神病者。(7)肝肾功能不全者。(8)中途转院者。
1.3 方法
2组都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时,对患者施以抢救治疗,此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做自身功能训练,同时予以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详细如下:根据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异化法和神经发育疗法等内容,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同时安排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对于卧床无法行走者,要求其在病床上或者床旁进行训练,20-30min/次,每隔1d训练1次。对于能离床者,每日训练1-2次,每次60min。
1.4 评价指标
统计2组并发症(偏瘫步态,及肩手综合征等)发生例数。
用NIHSS量表评估2组出/入院时神经功能,总分42,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选择Barthel量表,评估2组出/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内容有如厕、穿衣、洗漱、进食、上下楼梯和修饰等,总分100,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就越强。
1.5 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医院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容易致人残疾,还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尽管,患者在通过早期的对症治疗之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容易遗留有后遗症,如:偏瘫等,影响预后[3]。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乃脑卒中比较新兴的一种干预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同时结合临床依据,制定出人细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现代研究表明,通过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可促进患者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增强肢体运动功能,促进康复进程[4]。此研究,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NIHSS评分上,研究组出院时比对照组低,P<0.05;在Barthel指数上,研究组出院时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重症脑卒中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并发症的预防,神经功能的恢复,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仲敏.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6):174-175.
[2]王丹.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20,7(26):12-13.
[3]张琼,尹婵.康复介入对重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常见并发症预防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152-153.
[4]付萍萍,金培英,蒋莹, 等.康复介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功能恢复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7):52-55.
作者姓名:胡宗仁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4.10.04
籍贯:山西省河津市;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山西医科大学 现有职称: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