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价值体会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麻琳
[导读] 目的:腰椎骨折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价值体会

        麻琳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放射科  四川成都  600083
        【摘要】目的:腰椎骨折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价值体会。方法:设置2019年12月-2020年7月为研究区间,以我院此间10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进行诊断。分析在不同诊断方法应用下患者检出率以及具体检出情况。结果:研究数据显示,通过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误诊以及漏诊的概率较低,能够对患者单节椎骨折、双节椎骨折以及三节椎骨折的情况进行明确,与X线片诊断相比较,P<0.05,诊断价值显著。结论:由此可见,在腰椎骨折的诊断过程中,基于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具备着显著的优势,可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关键词】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X线平片;腰椎骨折;诊断价值

        对于腰椎骨折患者而言,患者早期诊断工作的落实能够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展开对比分析,探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在具体诊断当中发挥的效用,以下就具体内容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探究头颅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平片在诊断腰椎骨折患者当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7月确诊为腰椎骨折的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在这100例患者当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57:47,年龄在3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5±7.23)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进行诊断。分析在不同诊断方法应用下患者检出率以及具体检出情况。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飞利浦Brilltance 16排CT为例,实施腰椎正侧位扫描,调整扫描参数,自S1下缘到T12椎体上缘为扫面范围。扫描完成后,上传1毫米后层的重建图像,行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以此获取三维图像,由相应诊断医生判断、观察患者腰椎骨折情况,此间如果诊断结果不一致,即可重新观察,直到判断一致[1]、[2]。
        X线平片检查:借助相应X线检查仪器,扫面范围同于CT一致,取正侧位片,来对患者具体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明确[3]。
1.3观察指标
        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在腰椎骨折诊断中患者检出率以及具体检出情况。
        患者的检出情况从单节椎骨折、双节椎骨折以及三节椎骨折的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达,行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行卡方值检验;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检出率比较
        如表1 所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的检出率比较,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对较低,数据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3 分析讨论
        腰椎骨折为临床当中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一旦患者出现脊柱骨折的情况机体稳定性就会散失,使患者难以参与到正常的生活当中。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不断改进,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患者早期诊断带来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为患者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为此,本文展开此次研究,与X线平片作对比,探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4]。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我院确诊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检查,研究结果显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的检出率比较,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对较低,数据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X线平片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将单节椎骨折、双节椎骨折以及三节椎骨折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期间,可有效弥补常规X线评分存在的不足之处借助三维重建技术,快速对患者实施检查,在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在检查期间,避免了检查方式以及其他因素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可将患者具体骨折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5]。
        综上所述,在腰椎骨折患者诊断中,通过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德华.腰椎骨折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02(020):73-74.
[2]高国良.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03-104.
[3]刘承宗,仰涢霞,曾官红.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4):32-33.
[4]王灿.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795-2796.
[5]高国良.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