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李娟
[导读] 目的:探究钼靶X线检查的方式
        李娟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究钼靶X线检查的方式,在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价值。方法:通过电脑抽取的方式,筛选了2017年8月~2019年3月期间,最终确定为本院91例乳腺癌患者,然后安排两名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来对X线的诊断结果进行判断,记录分析结果。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在91例患者中,诊断结果正确的有83例,正确率为91.21%左右,而还有5例患者属于误诊,比例为5.49%,另外,有3人属于漏诊。结论:医院要重视并认真落实X线检查的措施,能够简单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份影像资料,应该作为乳腺癌筛查以及诊断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  
        关键词:钼靶X线;乳腺癌;实践;应用效果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女性中比较常见,严重威胁到妇女的身心安全。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等等,出现乳腺癌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年轻的趋势,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占据首位,而越早诊治,就能降低其病死概率,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X线检查的方式检查费用相对比较低,且具有较高的正确率,整个过程操作也非常简单。所以已经是一种首选的诊断方式,在一些体检中,也能起到筛选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针对院内的9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来详细探讨其实际价值,总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中,选择了我院91名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是女性,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1岁至76岁之间,平均(48.92±9.73)岁,所有患者的乳房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胀痛、肿痛以及发生乳头内陷等情况,并且在手术前,对患者都进行了X线的相关检查。本次研究,都本着患者知情的原则,并在本院的伦理委员会的准许下进行。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均使用了德国SIEMENS AG X-Ray Mammography System Mammomat Inspiration系统以及意大利的GIOTTO IMAGE 3D乳腺X线摄影系统[3]。开始时,让患者笔直站立在平台之前,将脸部转向非检测的区域,让受检测的手臂自然下垂,并将患者的乳房放置在摄片台和压迫器中,让乳头处于中心处,乳腺内外侧所留的空处尽量保持均衡,然后把压力的设置在病人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内,关于X线曝光则调整为:全自动选择。最后拍摄结束后,对患者的乳腺类型、病灶情况、以及腋下淋巴结等等进行综合分析。
        1.3、评价标准
        医院安排2名从事放射科诊断工作的医师来进行本次研究工作,这两名医师均有5年以上的相关经验,让其共同进行影像分析。通过对患者双侧乳腺进行对比,来观察出现的肿块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等,然后对图像中所显示出的钙化数量、形态等等进行详尽描述,同时,还要对患者的乳头、周围皮肤、血管以及淋巴等等进行情况分析。以上所有的分析归纳工作,都是基于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及相关分级标准,在两名医师的共同经验交流后,全面做出的评估,以保障本次X线诊断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4]。
1.4、图像分析
        根据临床上,对钙化情况的分类,可以包含以下四种不同类型:①不定形钙化:处于此情况下,其发生恶性的概率可能在20%左右。②粗糙不均质钙化:如果是出现了大量的、粗糙的不均质钙化,那么则表示很大概率上是良性的,而一旦表现为分散的,就有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③细小多形性钙化:顾名思义,此情况下的钙化形态比较细小,且形态各异。④细线状或细线状分支状钙化:表示钙化保持着细而不规则的形态,常常不会保持连续,有时还会出现多个分支。


        1.5、统计学方法
        将共计91位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查对,避免漏掉数据或出现错误数据,确认数据合格后,将其输入电脑程序中,使用SPSS20.0的统计软件处理,建立数据库进行有效分析,最后做好相关检验工作。
        2、结果
        将本研究共91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诊断情况进行总结:出现单纯肿块有32人,肿块出现钙化有27人,出现致密影及不对称改变的有11人,而出现致密影及不对称改变并有钙化的有11人,另外,结构扭曲伴“白星”有3人,结构扭曲伴钙化的有2人,而单纯出现钙化的有5人。
        所有患者中,一共检查出肿块病例59人(其中有1人为双乳肿块,是由于患有导管原位癌),出现恶性钙化的有45人,患者的乳头出现凹陷的有9人,乳晕增厚共9人。位于左乳病例共60例,右乳病例共31例,左乳外上26例,右乳外上22例,左乳内上14例。病灶大小在5mm—87mm范围内[5]。
        3、讨论
        关于X线检查出的直接征象,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
        ①肿块:乳腺内出现肿块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一般在两个不同的投照位置中,出现中心密集,两边弧形突出的阴影,就可以确定是肿块。关于形状:大多数肿块的形状其实并不规则,有些呈现的是分叶状,边缘处比较模糊,甚至还会有一些长短各异的毛刺,这都是一种典型的特征,关于大小:是根据肿块的最大径来确定的,一般大于5厘米的,就是较大肿块,在3~5厘米间的是中等肿块,当然,小于3厘米的就是较小肿块了。这是诊断过程中较为可靠的依据之一。另外,关于肿块的密度,对于诊断也有着重要判断意义。像一些等密度、低密度的等等,通常情况下都是良性的病变,而一旦出现了高密度的肿块,则表示是乳腺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②钙化:在良性病变中,钙化大多是条状、环状等等,且比较粗大,密度也高,分散在各处,而如果是乳腺癌,则钙化大多数是细砂粒,密集的形式比较混杂,粗细不一致,浓淡也不一样,两者比较好区分。
        除了上述直接征象外,关于X线检查的间接征象,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①结构发生扭曲或是变形。②皮肤局部出现增厚、回缩的现象,这是由于肿瘤和皮肤之间有一定的浸润。③乳头出现内陷。④患者的血管增粗、扭曲,这是由于发生乳腺癌后,血供要增加,导致周围的血管增多,且大多数都是呈现放射状,带有一定的毛刺。
        4、结论
        综上所述,钼靶X线的检测,可以探测到无法触碰到的乳腺内部肿块,尤其是一些钙化等情况的分析也有着重要意义。一般可以从其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中进行判别,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在一些中年妇女的体检中,适当地加入钼靶X线检查乳腺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乳腺癌的初期检测出的效率,对乳腺癌患者的及早治疗、提升其生活品质以及降低死亡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在一些医院中,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中,X线是检测乳腺癌的一项首要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齐光杰.钼靶X线下三阴性乳腺癌影像特征分析及在BI-RADS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9):108-110.
[2]陈洁文,李姣,马微妹,吴梅.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术前MRI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09):618-623+654.
[3]梁畅,张伟,王慧颖.乳腺X线和超声对乳腺结构扭曲征象诊断效能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09):629-632.
[4]张策.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率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86-88.
[5]曹静,蒋文渊,胡亮,娄鉴娟.乳腺癌早期诊断中钼靶X线与螺旋CT联合检查方案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