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玲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确诊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效果设置对比性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12月。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n=37),观察组(n=38),分别予以胺碘酮单药治疗,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分析血压、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差异。结果:就诊当日,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血压指标(SBP:122.35±8.27mmHg,DBP:92.41±4.25mmHg)、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42.08±1.56%,血浆粘度:1.08±0.19mPa·s)、HR(82.05±5.02次/min)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提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治疗采用胺碘酮、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稳定均有显著效果,无安全性问题,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美托洛尔;临床效果
快速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疾病,冠心病后心肌损伤为主要发病诱因,以心率过快、心慌为主要症状表现,可加剧患者冠心病症状进展,引发其他类型严重心脏不良预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规范化治疗实施对于患者病情进展控制具有积极意义,但需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实现对患者病情预后的临床有效控制[1]。因此,为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本院确诊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效果设置对比性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12月。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n=37),观察组(n=38),分别予以胺碘酮单药治疗,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
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区间54~82岁,平均(68.22±4.57)岁,病程(1.65±0.35)年;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区间55~82岁,平均(68.51±4.65)岁,病程(1.68±0.38)年。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治疗研究。排除标准:研究药物过敏反应、禁忌症者。
1.2方法
胺碘酮:口服,起始剂量为0.2g/次,3次/日,1周后降低服药频次为2次/日,剂量不变,第3周,维持剂量,降低频次至1次/日。
美托洛尔:口服,起始剂量为25mg/次,2~3次/日,治疗4周后复诊,依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增加剂量,单次最大剂量为50~100mg。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肺部并发症临床发病率、护理评价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性,结果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HR、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表1可知,就诊当日,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血压指标(SBP:122.35±8.27mmHg,DBP:92.41±4.25mmHg)、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42.08±1.56%,血浆粘度:1.08±0.19mPa·s)、HR(82.05±5.02次/min)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就诊当日,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HR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提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胺碘酮、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可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稳定患者心率变化,缓解冠心病心肌损伤进展基础上,配合美托洛尔经积极抑制患者交感神经传导功能,维持血压稳定及抗凝效果,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预后风险,维护生命健康安全[2-3]。
综上所述,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治疗采用胺碘酮、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稳定均有显著效果,无安全性问题,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信.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0):109-110.
[2]尹为良.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 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31(4):45-47.
[3]黄钟.用胺碘酮对急诊内科的冠心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