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冯贵平,王海英,高美银
[导读]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效果及安全性
        冯贵平,王海英,高美银
        平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东 平阴,2504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中心接受人工流产后女性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避孕方式不同分组,A组4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B组45例口服短效避孕药,对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避孕失败率为4.44%,与B组2.2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月经改变、腰腹胀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较B组4.44%高(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均有满意的避孕效果,但是口服避孕药安全性更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首选避孕方法。
【关键词】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短效避孕药
        人工流产术为处理意外怀孕及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但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宫颈粘连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引发不孕,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放置宫内节育器与短效避孕药口服均为临床常用的避孕手段,前者具有经济实惠、长效等特点,后者避孕效果理想、副作用较少[2]。本研究将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用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中心收治的90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旨在对比两种方式效果及安全性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中心接受人工流产后女性90例,根据避孕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各组45例。A组年龄21~41岁,平均(31.06±1.78)岁,孕次1~5次,平均(3.02±0.89)次。B组年龄20~40岁,平均(30.98±1.72)岁,孕次1~4次,平均(2.94±0.85)次。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年龄均>20岁;孕周均<10周;均接受人工流产术,并经B超确定为完全流产;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心等障碍功能障碍者;对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者;有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证者。
1.2方法
        A组于人流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使患者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根据B超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型号,常规消毒外阴,于宫颈3、9点处注射0.5%利多卡因1ml,待宫颈松弛后将宫内节育器置于宫底。
        B组于人流术后次日口服优思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1,规格21片),1片/次,1日1次,持续用药21d,停药后于月经来潮第5d开始下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两组均禁止性生活1个月,并于术后1、3、6、12个月入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通过电话联系对两组随访1年,记录两组避孕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失访。避孕失败:指由于宫内节育器脱落,或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停止用药。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人工流产术为终止非意愿妊娠的首选手段,仅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近年来虽然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但人工流产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呈年轻化、低龄化,且人工流产间隔时间较短,重复次数较多。人工流产术可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若重复流产可引发感染、输卵管堵塞、宫腔粘连、激发不孕等并发症,严重损伤女性身心健康。有研究表示,女性在人工流产术后2至3周即可恢复排卵功能,故人工流产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避孕措施防止重复人工流产十分重要[3]。
        目前我国主要避孕方式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宫内放置节育器两种,不同避孕方式效果存在差异。宫内节育器具有操作方便、经济、长效等优势,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避孕原理主要为对精子着床进行阻碍,对受精卵发育进行抑制,同时改变宫腔内环境,发挥避孕效应[4]。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可降低宫腔内操作次数,避免二次手术,减少对女性身体的创伤,还可清晰观察到宫腔形态,提高节育器放置成功机率。此外节育器放置过程中可较早排除子宫畸形等不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情况,利于减少节育器放置后不良反应发生。但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容易引发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且容易出现节育器移位、异位、脱落等现象,引发女性腰腹胀痛,可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增加心理负担。优思明(螺酮炔雌醇片)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短效口服避孕药,可对卵巢排卵进行抑制,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优思明中孕激素可增加宫颈黏液粘稠度,可阻止精子与细菌穿透进入宫腔内,进而避免妊娠,降低感染风险[5]。优思明不需要采取其他屏障措施,停服第一周期即可恢复排卵,不会对女性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于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优思明不仅可减少出血,促进月经恢复,还可降低宫腔感染的风险,减少腰腹胀痛等不良反应,容易被广大女性接受,避孕效果理想,可防止重复人工流产,减少对女性身体的损伤。
        郑显平[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避孕失败率为2.78%,与对照组0.56%相比差异不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避孕失败率为4.44%,与B组2.22%比较无显著差异,与郑显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均有较好避孕效果。A组不良反应率较B组高,提示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相比,口服短效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分析原因可能为优思明成分屈螺酮炔雌醇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利于恢复子宫完整性,进而减少术后出血量,促使月经周期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均有满意的避孕效果,但是口服避孕药安全性更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首选避孕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华.人流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5):2724-2725.
[2]刘君艳,饶璐,邹丹.人流术后口服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20,10(12):112-113.
[3]凌云.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8):339-340.
[4]罗晓华.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23-24.
[5]汪琼.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17):21-22.
[6]郑显平.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短效避孕药临床应用[J].智慧健康,2018,4(19):50-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