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光
易县中医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42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模式对胃肠疾病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们胃肠病科诊断和治疗的100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模式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50例。在进行日常治疗后,中医组采用了基于日常治疗的中医治疗模式,观察并比较了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和有效性。结果:中医药组总有效率达92%,高于传统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模式;消化不良;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
引言
消化不良是胃肠道疾病中常见的高发病率疾病,与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项相关研究指出,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恶心和腹胀等症状的影响。由于该疾病是常见疾病,因此人们很容易忽略,导致疾病加重,反复发作和治疗依从性差。这项研究是对100例消化不良患者的收治过程的回顾性总结,这些患者均已入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对象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入院的100例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值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有25名男性和25名女性;在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本研究比较了两组具有不同治疗模式的患者,并着眼于采用中医治疗模式的观察组的情况。两组采用的具体治疗计划如下:首先,对照组采用每日治疗计划,其中包括指示患者按时服药,定期询问患者以及指导一些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主要采用包括观察组在内的中医治疗计划。基于对照组,将中医治疗内容添加到其中。为此,在中医理论中,情绪在缓解和改善疾病中起主要作用。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血液和血液不和谐(血液什么),并且不会导致疾病的恢复或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消极情绪和情感程度来提供自觉的启发。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分类,使用轻音乐来增强与患者的互动,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增加与治疗的合作程度。因此从饮食角度考虑要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疾病程度采用饮食计划,饮食要少而频繁,以消除对刺激性食物的消耗,从而减轻对胃的压力。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方言治疗计划,并且通过改变患者的类型采用多种方言治疗方法。肠胃虚弱型主要吃蜂蜜和雪(确定是雪?),以调节精神和缓解疼痛。胃热型主要是消化和充血(这句话什么意思),肝脏停滞多吃荔枝和山药来缓解胃痛;肝郁和停滞型主要是使肝脏平静多吃柑橘和蘑菇来调节;脾胃虚弱和感冒的类型多吃红枣和桂圆,主要是使脾胃恢复活力。
1.3观察指标
明显有效:患者的症状明显消失,测试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测试指标显示出明显改善。无效:患者无任何症状。即使改善或恶化。
1.4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用n(%)表示。在测试中表示的测量数据以(χ±s)表示,在t检验中进行组之间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常规组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不良的发生主要是基于其他疾病,单纯的暴发主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除医疗服务外,还需要补充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以促进顺利的临床治疗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传统中医中,情绪低落会导致脾脏健康受损和胃部不适。在临床上,基于此对患者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情绪干预,以减少患者的疾病,改变其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治疗精神并积极地进行临床治疗。会合作的。同时具有温补阳虚,温风散寒,健脾益气,安神养肝,养胃的功效,有效地促进了疾病的治疗。
慢性消化道炎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西医并未详细讨论消化不良的原因和病因。在正常情况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伴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表现出诸如餐后腹胀,肠和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中国医院的临床治疗通常采用西药。有四种主要的运动促进剂,即哌啶酮和莫斯必利。抑制胃酸药物,如西甲啶和羊毛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即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辅助疗法,即抗抑郁药或镇静剂。在本实验中,慢性胃炎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是基于中药和中药的相关理论,主要是采取汤剂的形式。中国的中医理论在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病因学方面已有详尽记录,其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基于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中的优势,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中的治愈率也很高。已证明有可能继续增加中药和中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研究。但是,为了达到我院的最佳治疗效果,有必要根据本实验的经验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
通过对医院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治疗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医治疗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医院胃肠病科引入和采用中医治疗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当然,中医治疗模式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在实施中医治疗模式时,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辅助安全系统,如患者评估和患者治疗档案创建。有记录,使中医治疗模式能真正积极地促进消化不良患者的缓解。
中医治疗模型通过情绪治疗,运动治疗和辨证论治为患者提供所有干预措施。目的是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同时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在这项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并且中医治疗模型有效地治疗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恶心,饱腹感和腹痛。表明可以改进,各种指标可以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蒙丽,陈如卉,黄兰花,吴莉,李树标,刘伟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结合治疗(中英文),2019,3(12):83-85.
[2]黃茵.中医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9,36(14):154.
[3]曾婷.中医治疗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9,36(06):159-160.
[4]柳玉丽.中医治疗模式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4(13):18-19
[5]李博璋,黄越前,丁飞跃,等.舒肝解郁胶囊联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慢性胃炎中属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7):602-604.
[6]王颖,张宝文,苑讯,等.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胃炎中属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6):710-712.
[7]陈幽兰,周晓虹.慢性胃炎中属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3):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