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生 陈琍蓉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省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对我们医院具有放射性情况的各科室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我们医院放置回旋加速器与放射性药物的科室、注射室,PET室、CT室、SPECT室进行本次实验的调查。通过测量仪来测量我们医院的这些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统计我们医院这些监测场所的周围剂量、污染表面的水平与医务人员的有效照射剂量。结果:放射性药物注射室在进行相关的药物操作时,其产生的周围剂量值最高,达到了(1.750.65),P<0.05。放射
.png)
【关键词】核医学;放射防护;临床调查
放射性对人们身体会带来伤害,而且伴随放射性的剂量增加,其危害性越高,不仅对人们的组织部位带来损害,而且很有可能诱致癌症。即使放射性的剂量较低,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人们的该组织器官发生癌变,甚至导致其部位的细胞产生遗传上的重大缺陷[1]。因此,对于核医学的放射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们医院具有放射性的场所实施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们医院放置回旋加速器与放射性药物的科室、注射室,PET室、CT室、SPECT室进行本次实验的调查。这些场所包括11位男性医务人员和16位女性医务人员,年龄在27-54岁范围,平均(38.1510.27)岁。
1.2研究方法
通过测量仪来测量上述我们医院的这些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巡测每个区域,并将测得结果的最大值处设置为固定测量点位置,进行反复测量5次,然后求平均值。通过污染监测仪所测出的污染表面的水平。具体测量步骤是:首先在测量位置进行仪器的逐步移动,当检测出污染时,在该位置处进行重复测量三次,然后再计算求出平均值。另外,通过个人剂量计来对这27名医务人员进行照射计量的计算。
1.3观察指标
统计我们医院上述的监测场所的周围剂量、污染表面的水平与医务人员的有效照射剂量。
1.4统计学分析
.png)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核医学科室是诊断病人关键性的科室之之一,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肿瘤等疾病进行有效地诊断,从而辅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更好地治疗。目前,在核医学科对放射性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对回旋加速器室、PET或CT室、SPECT室、放射性药物合成室与放射性药物注射室进行周围剂量检测、污染物表面水平检测以及医务人员的个人有效照射量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对超出标准的场所实施控制[4]。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放射性药物注射室在进行相关的药物操作时,其产生的周围剂量值最高,达到了(1.750.65),P<0.05。放射性药物注射室的污染表面水平最高,达到了(2.231.86),而SPECT室的污染水平最低,其平均值是(0.310.17),不同场所的污染表面水平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3位医务人员的有效照射剂量低于1,有效剂量的平均值是(0.591.04);4位医务人员的有效照射剂量在1-5,有效剂量的平均值是(1.220.34);高于5的为0人,数据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放射性药物的操作情况对核医学科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做好每个环节,屏蔽必要的设备设施,尽可能地缩短工作时间,并做好个人的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核医学的放射性对人体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董振军、尹俊清、沈爱国、冯冬颖、畅晋、段杏丽、申立军. 河北省医疗机构核医学科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v.29(04):86-89.
[2]吴乃宝,杨秀洪. 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的强化监督管理作用探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v.17;No.425(18):110-111+114.
[3]刘明, 耿建华, 梁颖. 核医学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场所空气中~(131)I浓度的研究进展[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v.28(06):141-143.
[4]李春英, 张继勉, 刘春旭,等. 某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防护措施和设施分析与评价[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v.38;No.226(01):74-77.
第一作者:刘灵生 生于1982-1-1 男 汉族 籍贯:福建长汀 所在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毕业于福建省医科大学 本科学历 职称:技师
研究方向:放射学,核医学
通讯作者:陈琍蓉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