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卫生院 全科医学 重庆 400704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9.2-2020.2收治入院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干预组(n=43)及给予常规健康管理的常规组(n=43)。将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健康管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健康管理依从性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均低于常规组,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易导致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改善,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势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常选用药物治疗,作为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要面临长期治疗,易出现依从性下降的问题,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本文以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高血压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中男女比例23:20,年龄在40~68岁之间,平均(57.2±3.4)岁。常规组中男女比例19:2,年龄在42~65岁之间,平均(56.7±3.8)岁。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一致,P>0.05。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具有自主行为能力;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合并高血脂、糖尿病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生活无法自理者。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健康干预,如:指导患者规范用药,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并给予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压。
给予干预组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如:1.根据患者基本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将患者基础血压进行登记并书写病历。2.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管理,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不同教育方式,如低危患者着重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强健康教育;高危患者则联合药物对生活进行干预,评估脏器疾病风险并制定管理方案。3.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进行跟踪,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有必要需进行面对面随访,根据患者近期情况对管理方案做出调整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制定生活目标。4.由于现在科技发达,日常可通过微信等软件向患者实时推送血压控制相关方面医学知识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医院举办的控制血压的干预活动,对患者健康及血压水平进行实时监控。5.定期对患者病情变化、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改变完善健康管理方案,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及健康管理依从性,采用自制高血压患者治疗与管理依从性调查表[3],总分为40分,该项评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血压得到控制后即会选择脱离医院治疗,但常常会由于环境改变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病情反复等情况发生。因此在面对上述情况的高血压患者时应采取更加合适且方便的健康管理。
有学者研究发现[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使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通过研究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健康管理依从性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患者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订协议,在契约关系下由家庭医生为患者提高长期、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契约关系一旦成立后首先通过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用药进行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的系统性服务,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随访评估,并联合科技真正做到患者将医生带在身边,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踪监测,密切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定时向患者进行推送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疾病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近期改变对健康管理方案做出调整,使健康管理方案更加贴合病情,有效提升健康管理效果。通过针对性的医疗、预防、保健及综合管理等,有效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病情中各项风险因素的把控,通过相关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目的。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8):952-954.
[2]林盛强,王金明.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3):400-402.
[3]赖彬,胡朝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9,40(9):2178-2179.
[4]陈妮娜,吴浩,于海洋, 等.智慧家医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6):57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