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段静玲 林晓良
[导读] 目的:分析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积极影响
        段静玲  林晓良
        龙岩市第一医院胃肠肛门外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40给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手术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前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积极有效。
关键词: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结肠癌患者;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

        结肠癌是一类临床高危疾病,需进行手术治疗[1]。结肠癌手术治疗过程中亦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但传统护理方法尚有不足,缺乏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和科学护理,故临床应用中问题频发[2]。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技术的不断升级,现代化护理模式应当深入考虑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立足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继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病例挑选年段:2018年1月-2019年1月。
        病例一般资料:结肠癌手术患者共80例,摸球法分组。对照组:奇数号,共40例,男21,女19;年龄35-59(45.18±5.22)岁。观察组:偶数号,共40例,男20,女20;年龄33-56(45.16±5.19)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筛选标准:(1)均在本院接受护理的患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及其家属。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2)患有其他恶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疾病的患者。
1.2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
        对观察组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成立专业护理小组,围绕围术期详细分析临床护理风险,针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情况制定科学的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主要包括:(1)术前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行科学心理疏导,通过注意力转移、呼吸调节、自我暗示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知识宣教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手术过程,了解手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术前1天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并进行饮食指导。(2)术中护理:采用保温毯、输注液加热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体温护理,同时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进行手术室消杀,确保手术安全。(3)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术后1周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1周后逐步过渡到肠内指导,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指导患者食半流食,向患者及其家属演示更换造口袋过程,特别注意皮肤消毒、造口袋固定等问题,实现患者自我护理或家属协助护理。
1.3观察指标
        (1)统计手术前后心理情绪评分,采用SAS、SDS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统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肛门皮肤感染、肩背疼痛几个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例数+肛门皮肤感染例数+肩背疼痛例数)/总例数x100%。(3)统计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100分)、一般满意(60分-99分)、不满意(0分-59分)几个指标,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3讨论
        耐心细致的治疗和科学有效的护理都是促进结肠癌手术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的必要医学措施,所以,关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研究至今仍是医学界的主要课题[3]。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即由专业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立足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全面提升护理效果[4],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来说:术前护理阶段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科学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手术恐惧感,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术中护理阶段可保障手术安全,利于患者预后,术后护理阶段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预后情况明显改善,自然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5-6]。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相较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更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由此可佐证上述分析论证,说明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来说,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相较于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更加科学有效,临床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可大幅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7-8]。综上所述,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方法之一,围绕围术期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和生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志慧,王晓娟,刘晓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v.7(02):64+74.
[2]薛晓红.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学新知,2018,028(005):577-578.
[3]王淑贞.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8,v.56(13):151-153.
[4]梁雪.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13):260+262.
[5]张雪莲.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v.13(04):160-161.
[6]黄云菊.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03):211-212.
[7]赵娟,林森,张彩霞,等.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运用于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232-233.
[8]倪梦琪.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06(057):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