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双叶、杜文建、张永霞、张琰
济南市机关医院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20年8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常规社区护理)和中医护理组(55例,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护理)两组;观察两组遵医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遵医率为94.55%高于常规组的72.73%;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遵医情况,提升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关键词:社区护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
中医适宜技术(或称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等)是一类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技术[1]。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在满足人们养生保健需求和降低保健费用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凸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受到患者的青睐。本研究探讨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20年8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入组患者包括慢性病人、养生保健、术后病人康复、职业病人。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具备正常的逻辑、认知、阅读理解能力。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常规社区护理)和中医护理组(55例,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护理)两组。其中A组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35-78)岁,平均(55.12±10.85)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5.50±1.05)年。B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年龄(36-77)岁,平均(55.25±10.95)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5.62±1.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的社区护理,包括针对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对症干预等。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主要包括:
(1)辩证施护
了解患者气血盛衰,脏腑虚实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依据实际修改。如实热证患者适宜安排在凉爽的病房,烈性疫类进行隔离。
(2)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包括拔罐、中药熏洗和熨帖、中药外敷、针刺、刮痧、按摩、推拿等技术,可结合依据脏腑、经络、体质辨识理论与患者的接受度和耐受度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如感冒头痛可好针刺风池、河谷、太阳、列缺穴;或按摩风池、太阳、疼痛部位。
(3)情志护理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方式的宣教让患者认识到情志与健康的关系。通过语言、态度等沟通技巧来影响患者的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解除患者的烦恼。
(4)药物调护
依据患者的病情正确合理的提供药物护理干预。在给药时要认真查对,并观察病人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中医讲究药物配伍、禁忌、服用时段、剂量等。如温中散寒的药物适宜上午服用,而安神定惊的药物则适宜傍晚服用。
(5)饮食与运动护理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之分,患病后饮食应当有宜忌。而适宜的运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升免疫力。患病后饮食应当有宜忌。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护理人员可依据高血压证型辩证予以饮食调护,如肾精不足应益肾固精,合理选择山药、红枣、何首乌等来益肾固精。再如肝阳上亢者宜食用葛根、山楂。决明子等以平肝潜阳。鼓励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选择晨练为宜,运动应以自身耐受为度,循序渐进。
1.3评价指标
30d后评价效果。观察两组遵医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遵医情况从食疗、遵医用药、养生运动等方面评价,遵医标准为患者积极配合。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检测,量表包括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9各维度共36个题目,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操作、护理服务维度展开,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尤其是在患者情志、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护理,贴近生活,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另一方面中医适宜技术如按摩、刮痧、熏洗等效果理想,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有效、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更适合于社区的普及与推广。
本研究发现中医护理组患者的遵医率为94.55%高于常规组的72.73%,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遵医情况;表2知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SF-36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孙晓芳认为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周义惠对84例慢性肾功衰患者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S1OL-DVT,观察组(117.4±7.9)分,对照组(93.5±8.5)分)和满意度(观察组为96.3%,对照组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本研究而结论与之基本相符。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以辩证施护为基础,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具有中医传统特点(简便廉验),可结合依据脏腑、经络、体质辨识理论与患者的接受度和耐受度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情志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关系密切[4-5]。有效的情志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意志与信心。良好的情志状态加上合理的用药,饮食,运动干预,有利于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遵医情况,提升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梁百慧,张洁,李志勇,等.湖南省长沙市基层护士适宜技术推广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5):62-66.
[2]孙晓芳.中医情志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规范》[J].林产工业,2020, 57(5):118.
[3]周义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改善慢性肾功衰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6):221-222.
[4]鄢琼,杨娜,刘海云,等.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6):784-788.
[5]窦华丽,张亮.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