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迟文凯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26430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重症患者在护理中使用规范化质控管理干预,研究规范化质控管理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2020年3月近两年中在我院治疗的80位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所有患者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把80位患者采取字母法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人,进行分析研究(A实验组、B对比组),规范化质控管理护理干预运用于A组,常规护理干预运用于B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两种指标,对患者进行分析比对。结果:A实验组重症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情况对比B对比组重症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情况存在明显差异,A组明显好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在统计学上是存在意义的P<0.05。结论:通过结果可发现,使用规范化质控管理的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为患者打造出安全的治疗环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重症患者;护理安全;规范化质控管理;临床价值
重症监护室内由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其严重且及其复杂,使得患者身体的不舒适、疼痛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患者健康恢复,所以临床护理工作要求必须严谨。护理人员同时也要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承受更重的工作强度,导致护理人员处于抱怨的状态,长时间就会增加重症监护室内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规范化质控管理是目前最新的管理模式,通过采取规范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指导护理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纠正,来提升治疗效果,更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2020年3月,近两年中在我院治疗的80位重症监护室患者,按照标准,对知情并签订同意文件书以及所有入ICU时间<7天的患者予以纳入,并排除掉患有精神病、痴呆症等疾病的患者或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及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将80例重症患者按照字母分法分为相同人数的AB两组,每组40位重症患者,规范化质控管理护理干预运用于A组,常规护理干预运用于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的均衡性良好,P>0.05[1]。其中A组男25例、女性15 例,平均年龄(48.52±3.78)岁;平均住院天数(8.39±3.57)天;呼吸衰竭患者为1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为13例,心肌梗死患者为10例,其他的患者为5例。B组男22 例、 女 18 例,平均年龄(49.32±3.65)岁;平均住院天数(9.02±2.36)天;B组患者病症数量与A组相同。
1.2护理方法
B对比组患者运用常规重症护理方法:按照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护理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密切关注重症患者的情况,定期对重症监护室进行清洁消毒,为重症患者创造一个整洁且舒适的治疗环境,防止出现感染的发生。
A实验组运用规范化质控管理护理方法:①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严格按照《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中的护理标准来执行[2]。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和重症患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适宜的重症患者护理标准和规范,规范重症护理操作规则,加强对重症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护理和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②完善管理制度:一定要求护理人员对操作台、器械、室内环境等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执行。③建立规范化质控管理小组:选取一名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护理人员为组长,要求所有小组成员的工作年限超过3年。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来进行评估和预判,确保全员了解风险和安全管理知识,实时有效进行法律宣讲,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数据情况,对患者进行分析比对[3]。
1.4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结果可发现,使用规范化质控管理的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为患者打造出安全的治疗环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宁,丁慧芳,卢岳青.重症监护室专业小组管理模式的质性研究[J].医学信息.2020(23).
[2]梁玉洁.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366-367.
[3]唐玲梅,雷红云,李立会.实时质控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