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 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廖晓玲
[导读]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和作用
        廖晓玲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NICU  广东省惠州516211

        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应用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1]。有报道显示,针对患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予以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具有良好护理效果[2]。本次实验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和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6,平均胎龄(34.36±3.67)周;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7,平均胎龄(34.94±3.37)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2.1体位。将患者用棉被包裹使其保持半直立位,注意不要束缚患者的双手,让患者的双手可以自由活动。不要遮挡住患者的眼睛,让患者能够有清晰的视野。
        1.2.2口腔刺激。用奶嘴取刺激患者的口唇,如果患者有吸吮的动作,就将奶嘴放入患者的口中让患者吸吮,如果患者没有吸吮的动作,护理人员就需要反复对患者的口唇进行刺激,促进患者的口腔驱动发展。
        1.2.3气味刺激。将奶液涂抹在奶嘴上,将奶嘴放在患者的鼻子下方,让患者闻奶香味。
        1.2.4品尝。将奶液滴在奶嘴上,或者直接滴在患者的嘴唇上,引导患者去品尝奶液的味道,做觅食的动作。
        1.2.5舌部运动。用纱布辅助患者进行舌部训练,来神舌头想哥哥方向展开被动式训练,2次/d,连续训练14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Apga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满分1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SPSS25.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pgar评分
         护理前,两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患儿肺泡易塌陷,致使氧气交换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呼吸窘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不仅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徐欧式,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意义[4]。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通过体位护理,口腔刺激、气味刺激、舌部训练、吸吮训练,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摄取量,从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本次研究结果可得知, 护理前,两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表明将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万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不良预后临床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6):63.
[2]潘文莲.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4):191-192.
[3]高梅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1):244+247.
[4]张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259+262.
[5]焦亚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