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辜芳
[导读] 目的 分析将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对其术后防治肺部感染的价值
        辜芳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目的  分析将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对其术后防治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  在2019.4-2020.10期间选出76例择期实施手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抽签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则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模式的价值,从肺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更高,再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示观察组要更低,P值均在0.05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尤为重要,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术后肺部感染;中医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患上该疾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压水平,若其控制不良会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此时需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清除病人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1]。但实施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若护理不当,易诱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医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效果,例如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等,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4-2020.10阶段选出76例择期实施手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根据抽签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观察组内有男18例,女20例;高龄者为82岁,年幼病人为29岁,平均(51.28±4.02)岁;其中有19例采取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另外19例采取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内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长者83岁,年幼者28岁,平均(51.31±4.05)岁,其中有20例采取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另外18例是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患者。对比两组基本资料,P值均在0.05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例如无菌护理、观察患者临床指征、口腔护理、排痰护理等工作,并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具体护理方式有:①循经叩背:拍打患者的足太阳膀胱穴,以促进气血通畅,并有利于脏腑功能的调节,改善咳痰困难、呼吸困难,以保证呼吸道顺通,进而提升病人生活质量。②按压天突穴:使用适宜力度对天突穴按压,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并及时进行平喘、止咳等治疗。另外,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病人,也可采取按压天突穴的措施改善该症状,以利于痰液顺利排出,进而有效防治肺部感染。③辩证施护:术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辩证施护,若患者表现为肝阳上亢,则使用安神类的中药进行护理。若病人呈现风热多痰,则可用星蒌承气汤治疗。若病人呈现痰湿阻塞,则可多食用温性食物,以改善临床症状。
1.3观察指标
        用自制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满分是100分,高于80分即是比较满意,高于90分则是非常满意,低于79分则是不满意。并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高达94.74%,且该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概率更低,仅有2.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发病时没有任何预感,致残率、病死率等比较高。目前,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颅内压,并将颅内血肿消除掉,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致病菌感染,且患者术后还需长时间留置胃管,也会损伤病人的呼吸道,进而增加感染风险[2]。所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后还需给予适当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避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本次试验采取的是中医护理,根据患者术后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循经叩背、按压天突穴、辩证施护等,不仅能促进各脏腑联络,还能保证患者气血流畅,并有利于病人排出体内痰液,进而改善喘息、呼吸急促、咳嗽困难等临床症状,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3]。通过本次试验数据显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4.74%,且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仅有2.63%,相比实施常规护理获得的效果要更好。究其原因,中医护理通过循经叩背、按压天突穴、辩证施护等措施进行干预,其中的循经叩背是针对足太阳膀胱经进行叩打,有利于脏腑调节、气血流畅,进而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并辅以天突穴按压施护,能进一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而辩证施护能起到寓通于补、通补兼施、补虚泻实等功效[4]。上述这些护理措施联合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叙述,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术后能有效防治肺部感染,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霞,柳晓梅.中医护理在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7):86-87+100.
[2]王珊.中医护理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7):2598-2599.
[3]姜海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中医护理防治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2):145-147.
[4]马兰萍.中医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1):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