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罹患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施加综合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诊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8)与行综合气道护理的观察组(n=48)依据奇偶顺序完成分组,就两组的临床生命体征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 在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6.25%(3/48)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比对照组明显大幅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重症肺炎患者施加综合气道护理,在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相互借鉴并积极采纳。
【关键词】重症肺炎;综合气道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影响
重症肺炎患者一旦病情恶化,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症状,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呼吸机有效缓解其缺氧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在完成48h以上的呼吸机机械通气后,于拔管后的48h内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的同时,为临床的后续治疗增设了极大挑战[1-2]。为此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诊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配合行之有效的综合气道护理内容,就改善并增进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现将研究内容整理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诊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8)与行综合气道护理的观察组(n=48)依据奇偶顺序完成分组。28:20为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人数比例;30~75岁为本组的年龄取值区间,(52.35±3.48)岁为平均数取值。30:18为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人数比例;31~76岁为本组的年龄取值区间,(52.44±3.51)岁为平均数取值。经统计学软件验证,两组患者的以上基本资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加生命体征护理、输液护理等一系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如下内容的综合气道护理:(1)呼吸机管路护理。选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基础上每日定时进行消毒;务必及时更换使用时长>24h的呼吸机管路,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几率。(2)气道湿化护理。呼吸机内的气道湿化液需始终≥250ml,并及时进行清理;间隔1~2h进行气道湿化,经由增加湿化药量及护理频率针对出现痰痂的患者。(3)口腔日常清洁及护理。首次口腔清洁及护理的时间为为人工气道的建立,间隔6~8h施加具备消毒作用的口腔护理液进行清洁及护理;气管插管固定带、牙垫等务必定时更换;经由每日早晚5%聚维酮碘棉球的清理及漱口,最大程度的降低微生物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两组临床生命体征的对比。详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
(2)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对比。详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肺炎患者极易出现的并发症类型,对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呼吸机的使用不仅使得部分患者脱机困难,更对其心理承受及经济能力造成较大压力,故如何在患者治疗期间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内容巩固并强化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施加行之有效的综合气道护理内容,经由呼吸机管路管理及口腔日常清洁及护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各种感染风险;经由起到湿化护理确保患者气道的畅通。研究结果显示,同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与此同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亦明显大幅降低(P<0.05),效果显著且与曾财添等人的研究报道存在高度一致性[3]。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肺炎患者施加综合气道护理,在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相互借鉴并积极采纳。
参考文献
[1]王媛.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50-251.
[2]王丽.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61.
[3]曾财添.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1):81-83.